台灣最風靡全球偶戲IP 台日合創奇幻武俠布袋戲《東離劍遊紀》東京登場

呈現台灣布袋戲百年來的演變,台灣最風靡全球偶戲IP 東京登場,台日合創奇幻武俠布袋戲《東離劍遊紀》也推出。

文化部駐日台灣文化中心及霹靂國際多媒體合辦「傳承與創新—霹靂布袋戲跨界IP展」,20日在日本的台灣文化中心登場,首日即吸引眾多霹靂粉絲朝聖。展覽除展示傳統掌中偶、金光偶及現今電視偶,呈現台灣布袋戲百年來的演變外,也介紹台日合創的奇幻武俠布袋戲《東離劍遊紀》,更特邀日本知名的寶塚歌劇團,展出與霹靂合作跨界改編音樂舞台劇的珍貴服裝,展期至7月29日為止。

此次IP展開幕日下午也特別邀請催生《東離劍遊紀》的2位靈魂人物,霹靂國際多媒體總經理黃亮勛與編劇虛淵玄座談,分享創作秘辛及幕後花絮,並且深入分享台日合作的經驗。

黃亮勛表示,他原本是虛淵玄的粉絲,與老師一拍即合,但在合製期間仍有許多需要磨合之處,例如原本布袋戲的女性角色戲偶的眼睛會比較小,但《東離劍遊紀》的女角丹翡則是跟日本動漫的女性角色一樣,有大大的眼睛。此外,丹翡的手腕有別於傳統戲偶以男性為主、較為粗壯,特別訂做較為纖細的手腕,或許5年後看到布袋戲偶的眼睛及手腕的改變,可能就是跟日本合作的影響。

虛淵玄則分享,遇見霹靂布袋戲可說是在他人生中數一數二最戲劇化的事,被其精采的表演所吸引,因此希望能將霹靂介紹到日本。日本以製作委員會的形式製作動畫、影集十分普遍,但台灣並沒有類似概念,因此也花許多時間跟霹靂溝通權利歸屬於製作委員會的觀念。

展覽共分為「台灣之心」及「文化之橋」2個展區,前者展出霹靂布袋戲的經典傳奇人物素還真、一頁書、葉小釵,以及生旦淨末丑雜等傳統掌中戲偶;後者展出《東離劍遊紀》實際拍攝時所使用的戲偶本尊,以及霹靂布袋戲與寶塚歌劇團跨國文化交流的IP創作成果,可謂強強聯手,此次還特別情商寶塚出借當時跨界改編音樂舞台劇的角色服裝道具。

霹靂布袋戲雖是傳統台灣偶戲,卻從早期一路以創新風格領先在業界,早在1970年代,布袋戲「人間國寶」黃俊雄為了演出效果,將戲偶加大。如今「影視布袋戲」以80公分戲偶演戲,大型戲偶造型、表情都更為精緻,也能吊鋼索、打燈光、煙霧,並用剪接,做出各種不輸真人電影的細節鏡頭特寫,還能CG合成絕招特效。不僅早早踏上了電視製播,在網路時代亦是透過國際平台傳播全球,是台灣最風靡全球的偶戲IP。

電影《素還真》拿下第59屆金馬最佳造型設計獎,而從2014年就與日本合製《東離劍遊紀》,2016年開播後大受海內外戲迷的喜愛,在劇迷呼聲下,霹靂與東離編劇虛淵玄攜手合作續集,雖受疫情耽擱,續集在去年9月殺青。

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霹靂國際多媒體總經理黃亮勛、《東離劍遊紀》編劇虛淵玄、《東離劍遊紀》合作單位NITRO PLUS社長小坂崇氣、GOOD SMILE COMPANY會長安藝貴範皆出席昨日開展記者會。開場時由2位操偶師演繹各類型戲偶,搭配精心配置的影片及音樂,帶大家踏上台灣布袋戲的歷史軌跡。

駐日大使謝長廷(中)、霹靂國際多媒體總經理黃亮勛(右2)、《東離劍遊紀》編劇虛淵玄(左2)等人為「傳承與創新—霹靂布袋戲跨界IP展」揭幕。圖/文化部提供
駐日大使謝長廷(中)、霹靂國際多媒體總經理黃亮勛(右2)、《東離劍遊紀》編劇虛淵玄(左2)等人為「傳承與創新—霹靂布袋戲跨界IP展」揭幕。圖/文化部提供

駐日代表謝長廷表示,台灣和日本向來都是友好的鄰居,在各種領域的舞台上相互合作及扶植,不僅在疫情期間伸出援手捐贈疫苗,今年4月台灣花蓮地震時,更是有許多民眾踴躍捐款。台灣文化中心及霹靂也在展覽中特別製作立牌,感謝日本民眾對於花蓮震災的協助。他也再次感謝眾多日本朋友對臺灣的幫忙,希望這樣善的循環能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