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珊瑚調查 7處呈現失能狀態

海洋保育署公布2021年度全國珊瑚調查結果,全台周邊及離島31地點62處珊瑚中,北部卯澳、南部萬里桐及小琉球等7處珊瑚覆蓋率低於10%,呈現最嚴重的「失能」狀態,大家到海邊遊玩,莫忘輕柔對待珊瑚礁。

海底5到7公尺處,發現有船錨跟水泥柱!水流波動,重物撞傷大片珊瑚,導致礁體斷裂,小琉球的珊瑚礁生態,經歷海水暖化,造成大白化的生態浩劫,又加上人為破壞,雪上加霜。

海保署副署長 吳龍靜:「珊瑚礁很怕大量的人群踩踏,淺水域情況比較嚴重,失能狀態的這些地方,都是遊憩的人數比較多的地方。」

海保署公布台灣珊瑚監測調查成果,台灣及離島等31個海域有7處失能,其中光是小琉球3處監測點,珊瑚礁區域全部屬於「失能」等級。

海保署副署長 吳龍靜:「潛水的方式去看每一條深水域測線,還有淺水域測線,珊瑚礁覆蓋比例是多少,小琉球的珊瑚礁白化現象已經沒有像前年那麼嚴重,但是牠在整體覆蓋率上面,卻比以往變差很多。」

依珊瑚群聚狀況發現,覆蓋率55%以上的健康珊瑚海域逐漸萎縮,連東台灣和澎湖也正在「衰退」,北台灣卯澳、南台灣萬里桐及小琉球美人洞等著名景點,珊瑚覆蓋率都小於10%,屬於「失能」狀態。

民眾到「珊瑚礁區」,千萬別踩踏、餵魚,當一個保持適當距離的合格玩家,防曬要友善海洋,配合減塑行動,守護美麗珊瑚海。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WHO:全球新冠超額死亡近1500萬人
校園防疫加重教師負擔 盼能化繁為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