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竹樂團傳播軟實力 分享竹樂器設計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德里18日專電)台灣首支參加印度德里國際藝術節的表演團體台灣竹樂團,近年來跑遍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演出,同時不吝傳授當地竹樂團改良樂器、強化共振的方法,讓台灣文化軟實力發光。

2011年4月成立的台灣竹樂團,是以推廣本土竹音樂表演為主,是台灣唯一以竹樂器進行專業音樂演出的團體,這次更成為德里國際藝術節的邀演團體,除了讓印度民眾領略台灣竹樂之美,也和印度的竹樂團交流。

不過,在來印度演出之前,台灣竹樂團已常常赴海外演出,曾先後參加菲律賓tunog-tugan國際鑼群與竹樂節、馬來西亞沙巴Tamparuli竹樂節的演出,並前往日本、南韓、印尼、香港和中國大陸等地演出。

台灣竹樂團副團長劉宗岳今天指出,由於頻繁前往各地演出,除了和當地竹樂團成為好友,樂團更不吝於把如何自行因應場地,調整竹樂器的共鳴以達最佳演出的專業知識,分享給當地竹樂團。

劉宗岳說,台灣竹樂團與世界其他竹樂團不同之處,在於樂團樂器是由研究聲音共振的顧問吳四印指導竹工藝師,成功研發設計出高音竹琴、叮咚琴、方盒琴、方管琴等多種新式竹樂器。

他表示,團員也會因應表演場地的不同,自行調整竹樂器的共鳴,樂器不用太大、演奏團員也不必太多,就能達到其他竹樂團以大型樂器、20多名團員演奏的效果。

劉宗岳並在中華民國駐印度代表處當場透露如何根據演出場所環境來調整樂器共鳴的訣竅,就是利用黏土沾黏樂器,來改變共鳴的位置,使得樂團演出時,樂器能達到最佳發聲的效果。10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