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讓年輕人踏進中藥行 二代推體驗課、料理包還到誠品開店 登義參藥行專訪
台灣中藥行逐年減少,客群老化,少有年輕人願意傳承,但登義參藥行二代吳孟龍兄弟不甘父母的藥行被時代埋沒,推出方便料理的藥膳包、漢方茶包和DIY體驗課,吸引年輕族群。
登義原本只是位於新莊的小藥行,創始人吳瀛洲30年前便跑產地挑藥材,把關品質,加上太太曾麗玲擅於客情維繫,在巷弄內做出口碑。但社區客源始終有限,吳孟龍兄弟大膽到宜蘭傳藝中心、誠品等百貨公司開分店,打開知名度,他們想推廣生活處處是中藥,只要爭氣,沒有夕陽。
位於新莊建福路巷弄住宅區的登義參藥行,雖不在鬧區,平日白天仍陸續有客人上門抓藥,初次消費或不懂中藥的人,踏入登義也不陌生,商品櫃上擺放著各式漢方茶包、藥膳湯包,皆能試聞氣味,參雞湯等中藥配方則整齊排列包入透明真空袋內,冰置於冷藏櫃中,如伴手禮店的商品與陳列方式有別於傳統中藥行,熟客蕭小姐見記者採訪忍不住推薦:「我最喜歡麻辣鍋配方,加水和食材就可以煮麻辣鍋很方便,而且包裝一眼看得見所有中藥,很安心。」
坐鎮藥櫃30多年的第一代老闆娘曾麗玲聞言笑得爽朗,深感欣慰,她說過去客人買藥材多數能直接點名中藥,「現在客人常講不出來,只說要吃那個黑黑、黃黃的,我們就要猜他講什麼,後來轉型也是針對這個問題,改透明包裝,藥材全部展示出來,可以認識中藥,也能看見品質。」
中藥行曾被視為夕陽產業,客群老化、二代不接班及《藥事法》修訂後中藥行業者執照難取得,店數從30多年前全盛時期1萬5千多家,至今僅存一半,轉型談何容易?但登義能成功進化,從巷弄小藥行開進宜蘭傳藝中心、誠品等百貨公司,如今6間店,關鍵在於全家人皆熱情投入。
不同於一般老店二代通常幫到怕,想逃離,登義第二代吳孟龍高中就想接班,「我國小校外教學,我媽會滷滷味讓我帶去分享給同學,但長大發現很多人不瞭解中藥行在做什麼,這麼貼近生活的行業,滷滷味、喝四神湯、零嘴仙楂餅都和中藥有關係,我想爭一口氣,不覺得中藥是夕陽產業。」在中藥行含人參長大的小孩自帶補氣特質,吳孟龍與弟弟吳孟宸為家業補的,是骨氣。
登義由第一代吳瀛洲於1985年創立,67歲的他仍滿頭烏黑,自小在舅舅、姨丈的中藥行裡當藥童,幫忙切、炒藥材當學徒10年以上,28歲在出生地新莊以50萬元開業,向盤商進藥材,他記得:「因為沒錢,當時中藥行開在四面都是田的下新莊。」太太曾麗玲馬上補充,「我們店在這行給人很勵志的例子,因為在巷弄裡都可以活下來。」
曾麗玲婚前以為顧中藥行很簡單,回想和先生初識不久去藥行探班,才發現中了計,「我一去,他就拿黃連請我幫忙裝膠囊,超苦喔,後來我才知道,他要先給我吃苦。」吳瀛洲也甜蜜地回應:「先苦,後甘。」
在沒有健保的1980年代,中藥行是保健顧問,又是雜貨店,客人有任何疑難雜症都會上門求解。吳瀛洲為掌握挑選藥材的要領,30年前便開始出國跑產地,「越知道藥材的生產、採收過程,越能瞭解品質。」例如他發現新疆紅棗必須燻硫磺才好保存,便於出口,賣之前再曬太陽揮發,20年前便要求不燻硫磺,冷藏進口,「成本貴3成,但吃了安心,所以我們也在店裡放冰箱保存藥材。」後來他陸續去過美國、韓國、加拿大挑人參,也到內蒙古找甘草,在山東親自盯黑棗採收包裝,擔心被掉包。
登義如何從巷弄內的小中藥行開到觀光景點與百貨公司,轉型成為年輕人也愛逛的中藥行?詳細報導請點入:【台灣老店】老中藥行到產地挑藥材、首推體驗課 擺脫夕陽產業開進誠品
更多鏡週刊報導
【台灣老店】老中藥行到產地挑藥材、首推體驗課 擺脫夕陽產業開進誠品
【中藥行開進誠品番外篇】客人遺願留蛋給藥行 無常滋味讓她不捨吃
【中藥行開進誠品番外篇】中藥行冷知識 堂、行、房原來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