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肥胖現象的現狀與挑戰-減重門診到減重手術 減重藥品到保健品 營養運動體重管理全攻略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全國成年人口中有一半面臨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挑戰,另有約 20% 的人口屬於肥胖或體重過重範疇,其中大概 5% 的患者需通過手術治療來解決這一問題。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台灣社會飲食西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肥胖問題正在向年輕化發展。國小和國中學生的肥胖率持續攀升,其中國中生和高中生的肥胖比例分別達到了 30% 和 28%。此外,肥胖的超年輕化趨勢已開始影響幼兒群體,這預示著台灣未來將面臨更嚴峻的健康挑戰。
減重市場的迅速崛起與挑戰
隨著肥胖問題的加劇,減重市場迅速崛起,提供了多樣化的治療選擇和服務。專業減重門診需求持續增長,生技醫藥產業也積極投入各類產品和保健品的研發,搶佔這塊日益擴大的市場。除了醫療減重方案,營養與運動領域的專家也在推動個人化和高效的減重方案,以滿足市場對健康和美麗的雙重需求。
然而,對於需要減重的患者而言,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成為了首要關注的問題。市面上減重門診、產品和服務眾多,患者需要了解不同治療方案的優缺點,並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最適合的解決方案。Heho 健康訪問多位專家深入探討各類體重管理策略與減重方法,提供專業建議,幫助大家作出明智選擇。
減重策略的多樣性與醫學定義
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暨內湖長春診所、從事減重門診超過 30 年的劉伯恩醫師強調,肥胖問題的成因複雜且多樣,包括環境污染、塑化劑等外部因素,還有現代生活方式如久坐不動、不健康飲食習慣等。這些因素交織,使肥胖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公共健康挑戰。
劉伯恩醫師指出,減重策略應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肥胖原因可能包括飲食不當、運動不足、壓力暴食或睡眠不足等,因而需針對這些因素制定相應的減重計劃。醫學上通常使用 BMI(體質指數)來衡量肥胖,BMI 在 18.5 至 24 之間屬於正常範圍,超過 27 為過重,超過 30 則被視為肥胖。然而,僅依賴 BMI 判斷肥胖程度並不完全準確,還應結合體脂肪率、腰臀比等指標進行綜合評估。
減重門診 診所與醫院的選擇
對於希望減重的患者而言,選擇合適的減重門診或醫院是關鍵問題。劉伯恩醫師建議,應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和減重目標做出明智的決策。如果肥胖問題較輕微,門診的保守治療方法如飲食控制、運動計劃和藥物治療可能已足夠;若存在高血壓、高血糖等健康問題,則應選擇醫院的減重中心進行更全面的治療。
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以及代謝及體重管理中心主任蘇彥豪醫師指出,減重門診的治療策略包括個人化的飲食衛教、運動處方和必要的藥物介入。相較於減重門診,對於病態性肥胖患者,醫院的減重中心提供更全面的治療選擇,如減重手術和胃內水球等。雖然手術能在短時間內顯著減重並改善相關代謝疾病,但成功與否仍取決於術後的飲食控制和生活習慣改變。
減重手術與長期管理
減重手術,特別是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在台灣已被廣泛應用於治療重度肥胖患者。這種手術通常需 1 至 1.5 小時完成,術後恢復期約為 5 至 7 天。蘇彥豪醫師強調,手術後的成功依賴於患者的飲食控制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即使手術已完成,若患者繼續選擇高熱量食物,仍可能導致體重回升。
術後,患者還需定期追蹤體重和營養狀況,並注意潛在的併發症,如貧血、營養不良和胃食道逆流等。專業的醫療支援和患者的積極配合是確保長期成功的關鍵。因此,減重手術並非萬靈丹,患者在術後仍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長期維持減重效果。
挑選適合的減重藥物和保健品避免復胖
對於不願接受手術的患者,減重藥物或相關保健品是另一可行選擇。然而,蘇彥豪醫師建議,應選擇經科學驗證的合格產品,並在專業人士指導下使用,避免過度依賴未經證實的產品或極端方法。成功減重後,應繼續降低體脂率,並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防體重回升。減重的關鍵在於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非短期的極端措施。
劉伯恩醫師則強調運動在減重過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運動不僅能增強代謝,降低體脂率,還能帶來心理上的愉悅感,幫助患者持續減重。針對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醫師建議設計個性化的運動及營養計劃,以確保減重的長期效果。
專利植萃營養品:融合多項突破性技術與專利
目前全球減重市場快速擴張,預計到 2030 年將達到千億美元的規模。台灣的生技產業也紛紛推出創新減重產品,這些產品結合產官學界的前沿科學技術和天然成分,為消費者提供了不同的健康和有效的減重選擇。
植萃研發團隊總經理王天帝就指出,他們與農委會、陽明交通大學等多領域專業團隊合作開發,自 2017 年開始研發配方,已證實在降低發炎和促進新陳代謝方面具有顯著效果。該配方在 2018 年已完成國際醫院的成人臨床試驗,並在著名的《Nature》期刊上發表。此次推出的新產品結合了原有技術與農委會的特殊配方,並整合中央研究院製程專利與陽明交通大學的數據分析報告,從動物實驗到人體實驗,結合多項專利技術和國際認可的科學驗證,均獲得了極佳的效果。
選用台灣特有紅薏仁、苦蕎麥及赤小豆:富含植物性蛋白佔人體利用率
在產品原料選擇上,採用台灣特有的紅薏仁品種及苦蕎麥及赤小豆等榖類。這種紅薏仁的麩皮部分特別富含有效成分,相較於市面上常見的東南亞白色薏仁,紅薏仁具有更高的植物蛋白含量,而蕎麥含高水溶性蛋白質與各種必需胺基酸且不含麩質,這些皆能幫助促進新陳代謝。
在製程技術上,結合超導萃取技術,該技術能在精確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萃取出 85% 至 95% 純度的有效成分,符合科研領域標準,確保產品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王天帝也呼應醫師的説法,消費者選擇減重產品時應優先選擇由政府立案和登記的合格廠商生產的產品,並注意產品包裝上是否有清晰的生產履歷和消費者保障資訊。此外,選擇有科學驗證及知名團隊開發的產品,能更好地保障產品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減重停滯期別緊張 調整飲食刺激代謝可突破
減重過程中,許多人難免會遇到「減重停滯期」,即體重在一段時間後無法繼續下降。這往往會讓人感到挫折,甚至萌生放棄的念頭。Heho 健康營養師劉思妤指出,減重停滯期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體重的變化並非直線下降,而是波段式下降。
為打破減重停滯期,劉思妤營養師建議,可以嘗試調整飲食,通過增加或減少熱量攝入來重新刺激身體的代謝。其次,可以加入間歇性斷食或改變運動習慣,這些策略都有助於重新啟動體重下降的過程。最重要的是,面對減重停滯期時,要保持信心和耐心,持續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終將能打破停滯,繼續向美麗與健康前行。
文/張雲飛
資料來源:
1.專訪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暨內湖長春診所院長劉伯恩
2.專訪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以及代謝及體重管理中心主任蘇彥豪
3.專訪冠昕生醫植萃研發團隊總經理王天帝
4.劉思妤營養師:爲什麽會有減肥停滯期 ? 如何突破?4 招讓你減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