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視率攀世界前三 新雷射手術降低乾眼症風險

台灣近視率高,國三生成為眼鏡族的比例高達89.3%,位居世界前三高。(示意圖/宋岱融攝)
台灣近視率高,國三生成為眼鏡族的比例高達89.3%,位居世界前三高。(示意圖/宋岱融攝)

[周刊王CTWANT] 根據國際近視研究學會2020年資料顯示,全球約有30%的近視人口。在台灣,近視問題尤為嚴重,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小二生就有38.7%的近視比率,小六生則高達70.6%,國三已達89.3%,世界排名前三。據推估,台灣20至40歲的成年人近視率,也高達7成左右。

諾貝爾眼科總院長張朝凱說明,近視是眼睛常見的屈光不正,由於近視雷射科技不斷進步,提升手術的安全性與精準度,讓民眾的接受度提高。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孫啟欽理事長指出,現代手術技術和設備能夠精確處理眼部問題,並在手術前進行詳細檢查,確保手術的安全性和效果。

針對民眾對於手術的擔憂,孫啟欽指出,雖然手術後可能出現眼睛乾澀和夜間眩光等暫時性問題,但這些情況通常會隨著時間逐漸改善或適應。至於那些人不適合近視雷射手術,孫啟欽也提到,若是角膜過薄或有免疫系統問題的患者,應謹慎考慮是否接受手術,建議患者與醫生充分溝通,了解自身條件及可能的風險,以做出最合適的決定。

台中世紀眼科診所林浤裕院長補充說明,近視雷射手術從過去到現在經歷了多次革新與改進,早期的TPRK和FS-LASIK手術,以及一般角膜透鏡取出術,透過去除角膜表面或是切割角膜來矯正視力。然而,這些手術技術在早期發展階段,存在一定的操作技術挑戰,可能會引起輕微的術後不適感,且有一定的角膜傷害神經風險。

孫啟欽提到,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近視雷射手術在治療範圍、術後恢復速度、不適感和對角膜神經的影響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改進。根據目前臨床研究,新一代極飛秒雷射近視手術的術後恢復快,術後視覺品質良好,同時有維持良好的角膜生物力學等優點,有可能成為近視手術的良好選擇。

眼科界對於新一代視優SILK近視雷射手術技術高度關注。高雄上明眼科楠梓總院的潘志勤院長指出,視優SILK技術與傳統的LASIK和PRK手術方式有顯著區別,其核心在於透過取出角膜中間的一片組織來進行治療。與其他角膜透鏡取出術相比,視優SILK極飛秒近視雷射手術,採用專利的「雙凸透鏡密合技術」,手術傷口小於5mm,無需切割角膜瓣,同時能量較過往之技術減少了50%,有效減少了對角膜神經的損傷,加速了恢復過程,提高了手術後的舒適感。

潘志勤提到,在過去的角膜透鏡取出手術中,由於切割角膜可能會觸及角膜神經,影響淚液分泌反應,進而延長乾眼症的恢復時間。然而,這項專利的「雙凸透鏡密合技術」有效解決了一般雷射手術後可能出現的乾眼症問題。此外,視優SILK的雷射速度每秒可達到一千萬發的連續光斑雷射速度。

高速度不僅縮短了手術時間,還能夠以更小、更低能量、更密集的光斑進行切割,從而進一步提升了手術的精確性,同時降低了能量損傷和術後水霧感,有效縮短了恢復期。

26歲的丁先生是一名陸戰隊狙擊手,對他來說,視力是他保家衛國的戰力之一。然而,從軍的七年裡,他每天都得配戴12至15小時的隱形眼鏡,眼睛乾澀是家常便飯;每當他出勤在外,黃土飛揚,沙子進入他的眼睛,就必須立即更換隱形眼鏡。一天內,他最高需要替換3副隱形眼鏡,這不僅讓他煩惱不堪,更是一筆巨大的費用。

然而,丁先生的命運在聽到政府補助國軍可進行健保給付TPRK近視雷射手術後似乎有了轉機。但這類手術的傷口大,復原時間長,令他猶豫不決,「身為陸戰隊的一員,我不許自己請長假!」隨著新一代視優SILK極飛秒近視雷射手術在台上市。丁先生在與眼科診所團隊討論後,毅然決定接受這項手術。

術後,恢復速度讓他驚訝不已,第二天他就能恢復慢跑運動,術後第三天回診時,視力也迅速恢復到1.2。最讓他擔心的乾眼症的症狀幾乎沒有發生,讓他對於術後成果非常滿意,他也建議長期依賴眼鏡的人可勇敢嘗試。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婆婆產前放話不會幫坐月子…還嫌嬰兒吵把她趕回家! 現在提「這要求」:才會圓滿
少女因紅血球指數低求醫 竟意外被揭「另有隱情」…男友完了
便當店雞腿、雞排飯「主動降價」! 網大讚有良心:欠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