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香港民眾多半心無中國
台灣與香港民眾長時期生活在中共治權管轄範圍之外,形成越來越強的本土化身分認同,同時越來越趨向於本土性的政黨認同。台港兩地最近的權威性民意調查證明了這個類同的發展態勢。
台灣民意基金會7月發表台灣人的政黨認同調查,結果顯示,二十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48%是綠營認同者,藍營認同者則為22%,另外約有26%是中性選民。這項發現顯示,大選過後,藍綠基本盤的差距已達到25個百分點。在身分認同方面,政治大學近期民調顯示,台灣民眾的台灣人認同感自1992年起持續上升,今年達到67%,為歷年最高;認同「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者27.5%,為歷年新低。
香港的調查結果呈現類似趨勢。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今年6月間進行的電話調查顯示,支持本土派的市民持續上升,去年6月9日大遊行前,只有6.9%的被訪者指自己支持本土派,10月的比例升至13.6%,今年6月再上升至19.8%。至於支持「民主派」的市民比例,去年5月底6月初有32.4%,隨著反修例運動的進展,10月時升至百分之44.5%,今年6月則劇降到30.9%。港人身分認同的演變趨近台灣,1997年8月調查 ,34.9%認為自己是香港人,18.6%選擇中國人,2008年認同為中國人者達38%,港人自覺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認同指數明顯跌落,自認是中國人的18至29歲年輕人比率更只有3.1%。
台港人民的身分認同與政黨認同高度一致,兩地人多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且多支持以本土價值為號召的政黨。香港獨立的主張由於受地緣政治制約,可行性極低,所以支持者寡,但台獨有一定市場。依據政大選研中心最新調查,台灣民意在統獨立場趨勢方面,偏向獨立者上升至27%,為歷年最高,贊同永遠維持現狀者占23%,認為應盡快獨立者占7.4%,認為應盡快統一者創新低,只有0.7%。整體來說,台灣人認同、偏向獨立者和偏好民進黨者比例近期都創新高,而且這「三高」有高度正相關。這個現象究竟傳遞的訊息,以及預示什麼未來想像,頗值仔細推敲、琢磨和反思。
據政大選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學者蔡佳泓初步觀察,進行民調期間,台灣經歷總統選舉以及持續高度關注的香港示威,最後是肺炎疫情爆發等議題,這些事件都加深了民眾對於「台灣主權」的危機意識,因而反應在民調結果上。他說:「今年初開始爆發的肺炎疫情,讓台灣人認識中國政府信息公開的不透明度,這讓台灣民眾的中國認同持續下滑。相反的,台灣人認同到今年接近7成。」
其中,「世代」因素殊堪重視,40歲以下(1981年後出生)的台灣人,對於與台灣與中國的政治糾葛沒有多大感受,多認為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但對於香港則比較有感,年輕民眾感覺其比中國比較親近。其他民調資料可以佐證,30歲以下的台灣人認同自己「只是」台灣人接近8成,比年紀越大者明顯增加。許多祖父來自中國大陸的年輕人跟三代以上土生土長的本省籍人士沒有兩樣。近期的一個轉折點是2014年發生的太陽花反服貿運動,刺激年輕一代思考政治認同問題以及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在意識上對於中國政權有了批評,從而助長了他們的台灣認同以及對民進黨的政黨認同。根據政大選研中心民調資料,當年台灣先發生太陽花運動,同年9月,香港占領中環運動(又稱「雨傘運動」)興起,「台灣人認同」首次飆升超過6成。去年6月爆發的反修例及今年的國安法發揮強化作用,促使「三高」同步升高。身分與政黨認同是一種較長期而穩定的心理機制,一旦形成不易改變,其對個人如何理解外在政治世界影響甚巨,不僅影響個人對各種公共議題的立場,也左右個人對候選人的認知、喜好和評價。
香港市民對不同政黨與派別的支持度轉變與台灣異曲同工。近期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泛民和建制的民意支持比例大體是六比四,近期民調顯示與泛民派所辦初選結果近似的趨勢,就是支持本土派的市民持續上升。去年5月底6月初的調查中,15至29歲的被訪者中,只有17.9%自認為本土派支持者,10月時比例升至27.7%,到今年6月,支持本土派的年輕人比例大幅上升43.6%,支持本土派在年輕人中已經成為主流。30至49歲中年人支持本土派者的占比同樣劇增。
在身分認同的上,呈現同一趨向,香港人身分認同與本土化的政黨認同同步攀升。香港人和中國人這兩種長期互補的身分,過去十年已經變得日益互不相容。在占中運動無功而退之後,身分認同演變成一種更強烈、更狹隘也更具對抗性的政治性共同體意識。這個共同體意識的形成,顯示一些香港人力圖擺脫中國人的身分認同。他們確信不能同時擁有兩個代表同一地區的身分,導致内群體和外群體的分野日趨分明,隨著激烈的政治爭論持續發生,追求自主命運的意識如春風催生野草般快速蔓延,導致一些港人國族主義意識的增長,形成對香港共同體休戚與共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進而將這種意識投射在本土性政黨身上。
時代在變。台港人民的心態跟過去大不相同,多已心無中國,而北京的一國兩制政策奠基在中國認同的基礎上,還要借助反分離主義政黨扶持。現在面對台港人民身分認同和政黨認同越走越遠的趨勢,是否有如置身地殼正在變動的地表上,陷入政治基礎從根流失的困境?
【作者 陳國祥/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 現為<大師鏈>傳媒顧問】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呂秀蓮:這就是咱的立法院?
趙少康:美中衝突升溫 台灣還安全嗎?
光「有錢」也沒用,生活理財關鍵第一課:信用紀錄
李眉蓁何妨不開啟自爆模式?解救台灣高教
我們的挑戰:低端人口,下流世代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