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遭槍擊死亡 玉管處:無法排除盜獵可能

(中央社記者蕭博陽南投縣29日電)玉管處人員在瓦拉米步道山風二號吊橋附近發現1隻台灣黑熊遺體,X光檢驗在左側胸腔背側發現金屬人造物,病理解剖確認為子彈,推測自左側軀幹後方貫穿肺部,不排除盜獵可能。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保育巡查員4月底前往花蓮縣瓦拉米步道巡查,在山風二號吊橋下瀑布旁發現死亡台灣黑熊個體,經送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動物疾病診斷中心解剖檢驗,發現為玉管處民國110年度委託屏科大教授黃美秀團隊繫放追蹤個體,研究項圈編號BB03。

玉管處指出,死亡黑熊左側胸腔背側檢出致死子彈,推測子彈自左側軀幹後方向前貫穿肺部致死,而根據遺體腐爛狀態推斷,巡查員發現這隻台灣黑熊時,已死亡3天以上,位置距國家公園邊界僅300公尺,無法排除夜間盜獵可能性,全案移送保安警察第七總隊偵辦。

玉管處表示,110年4月底研究繫放編號BB03黑熊,當時體重達100公斤,是1隻健康、無缺趾的成年大公熊,雖然頸圈在110年9月脫落而停止追蹤,仍提供許多黑熊生態資訊,如透過遺傳資訊得知BB03黑熊是過去捕捉採樣其中1隻個體的父親。

玉管處表示,BB03黑熊也曾漫步到距離花蓮縣南安遊客中心極近山坡上,且活動核心位於遠離人類聚落的原始林;追蹤的半年內活動範圍33平方公里,在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外活動時間達4成,多數時間在園區邊緣活動,顯示黑熊保育需跨域合作才能建構完整保育網。

玉管處表示,保育工作需在地居民認同及協力,因此,委託屏科大、台灣黑熊保育協會辦理多場社區講座、科普講座、保育教育課程等,並持續辦理部落自主巡查計畫,今年也委託辦理多場黑熊救傷教育訓練、社區講座、到校服務,盼攜手保護台灣黑熊。(編輯:謝雅竹)11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