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24總統大選:誰在支持「批判者」柯文哲

距離台灣2024總統大選還有半年多的時間,台灣電視台TVBS上周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曾代表台灣第三大黨民眾黨的總統參選人、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支持度意外領跑,而代表國民黨披掛上陣的新北市長侯友宜竟然落到第三,引發台灣政壇熱議。

雖然隨後其他機構的民調稱代表民進黨的賴清德重回第一,但柯文哲的上升勢頭已引發國民黨支持者焦慮及民進黨人緊張。

此外,柯文哲近日拋出在九年前引發台灣「太陽花運動」的服貿協議議題,也再度引起一場激辯。柯文哲當年在該運動時以政治圈外人崛起政壇,受到太陽花世代簇擁,奪下台北市長而一舉成名。如今他稱若當選總統將與北京談判服貿協議。

2014年4月5日,台灣抗議示威者佔據議會場地23天。
台灣2014年爆發「太陽花學運」。柯文哲當時以政治圈外人崛起政壇,受到太陽花運動世代簇擁,奪下台北市長,一戰成名。

台灣政治大學亞太研究助理教授南樂(Lev Nachman)向BBC中文分析,雖然外界認為柯文哲的支持者多半為年輕族群,但柯文哲也在蠶食國民黨的票,而後者支持者年齡以中老年為主,柯文哲能拿走多少國民黨選票是現在可以觀察的重點。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峻豪則分析,現階段各個參選人的支持度都是以「負面投票」為主,所以在藍綠「被討厭值」高的情況下,柯文哲以批判藍綠得到不少支持,因此人氣攀升。但他向BBC中文強調,柯文哲語出驚人的政治風格,可能導致選舉期間被自己的發言反噬,即台灣俗稱的「回力鏢」。他說,譬如柯文哲關於服貿協議的立場轉變,還有先前發言批評「有些(學校)科系人太多,有些系教出來的學生沒那個價值」等,都可能為自己製造政治危機。

年輕族群和「逆反票」

根據TVBS民調中心6月16日出爐的民調,柯文哲支持度為33%,由原本的第三名遽升到龍頭。賴清德以30%支持度居後,侯友宜支持度僅為23%。6月20日,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6月份民調,賴清德支持度36.5%,其次是柯文哲29.1%,侯友宜20.4%排第3,相較於5月發表的民調,柯文哲攀升4%超車侯友宜,後者則下滑7.2%。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看來柯文哲在年輕族群的支持度大勝賴清德和侯友宜。TVBS上述民調顯示,柯文哲在20-29、30-39兩年齡層的支持度,分別達58%與55%,而賴清德則為17%與18%,侯友宜則均為12%。六月底,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柯文哲在20-24歲的支持度高達67%,25-34歲有四成支持度。

另一個民意機關《美麗島電子報》的最新民調,柯文哲在20-29、30-39歲的支持度也有四成。這顯示出柯文哲在年輕人選票上的絕對優勢。

柯文哲9年前借著台灣年輕人主導的太陽花運動一戰成名。九年後,他似乎再次深受下一個世代台灣年輕選民支持。

譬如,台灣電競知名玩家「亞洲統神」表態要支持柯文哲後,當地知名遊戲實況主「丁特」前幾天也直播公開表態力挺柯文哲。他抨擊說,「藍綠換幾次了,哪次不是政黨綁財團?」又說需要「讓真正有抱負理想的人,不用被財團、髒東西限制」。

台灣資深政治評論員單厚之發表認為,在訊息碎片化的社交媒體時代,柯文哲風格尤其容易討好中間選民和年輕族群。他說,柯文哲早就明白年輕選民是他的主要支持群體。在從政短短八年裏,柯文哲不僅積極參與大專院校演講活動,還常和高中生進行對話。這段時間他培養了與年輕人對話的良好技巧。

單厚之舉例,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任內,為了實施防疫推出一種測體溫的新機器,花費超過千萬元新台幣,然而卻拒絕支付僅1500元的重陽「敬老金」。單厚之說,「他不僅不願承認施政有缺失,還試圖挑起世代對立,凸顯自己不惜得罪老人,以維護公平。」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則分析,年輕世代對政治的理解或興趣基本上較為薄弱。但他說,這不僅在台灣,也是世界各地普遍現象,因此對政治人物的評價方式往往基於「感覺」,這便是柯文哲吸引台灣年輕人和科技人才支持的原因。

葉教授強調,台灣這一代的年輕人(30歲以下)把民主當作是他們生命中的日常,畢竟他們出生之後就跟民主一起成長,但也正因他們把民主當作一個應然之存在,往往不知道民主的脆弱性。所以,這些人就很容易回歸到年輕人的本質:支持反抗體制的人。

葉耀元表示,年輕人認為柯文哲打破傳統政治框架,但卻不理解政治的本質就是「妥協與分配」。

除此之外,英國諾丁漢大學台灣研究課程客座研究員丘琦欣(Brian Hiou)向BBC解釋,民粹主義是柯文哲的政治風格,他說柯文哲煽動民心而非解釋政策導向,因此他在台北市長任內,媒體民調施政滿意度幾乎年年墊底,但仍享有高人氣。

柯文哲(資料照片)
由柯文哲領導的第三勢力——民眾黨以「打破藍綠壟斷」,「打破意識形態掛帥」為口號,希望吸引中間選民及年輕選民的支持(圖為柯文哲資料照片)。

譬如,柯文哲這幾天,以「放狗咬人」批評民進黨人物,他也用「狗」責備過同黨黨工。今年五月訪問日本時,他隔海回應美國兩岸重點智庫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ser)對其「不誠實」的批評說:「不要扯我的名字,誰理你啊,你覺得你有多重要?」

他從東京返回台北後,又對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喊話說:「她要見我的話,請她移樽就教到高雄。」他還在自傳《白色的力量》中稱,「重男輕女是生物的本能。當一個職業裏,女生的數量在上升,那就代表這個行業在沒落了。」

分析柯文哲現象,南樂告訴BBC,除了年輕族群充當柯文哲的主要支持者,其實還有對藍綠兩黨都不滿的「逆反票」(protest vote,意指宣洩不爽快或忿恨情緒的投票)。但南樂認為,「不過現在選舉的變數還很大,每個候選人開始往下掉或往上爬,要看選舉策略出錯頻率如何。」譬如,柯文哲碰觸「服貿議題」就給選情帶來挑戰。

重提服貿協議招致「太陽花世代」反彈

柯文哲在上周表示,若當選將會考慮重啟九年前在台灣社會引發政治風暴的服貿協議,他的這一舉動意外遇到政治危機。有評論認為,現在30多歲的台灣年輕人,也就是當年主導太陽花運動的年輕世代開始對柯文哲重啟服貿主張有所反彈。

所謂「服貿協議」,是指台北與北京於2010年6月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第四條服務貿易條款的後續協議。當時台灣許多年輕人抗議國民黨試圖強行通過服貿協議,認為服貿將帶給台灣社會重大負面衝擊,因而佔領台灣立法院,震撼台灣社會,「太陽花運動」興起,也促成柯文哲、「太陽花戰神」黃國昌等新興政治人物進入政壇。

黃國昌
太陽花運動興起,也促成柯文哲,"太陽花戰神"黃國昌等新興政治人物進入政壇。

現在爭逐總統大位的柯文哲6月26日接受台灣媒體採訪時承認,如果他當選,將先推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然後進行「貨貿談判」,接著才會處理「服貿談判」。他表示若當選,一定會往這個方向前進。與柯文哲互動頻繁的的台灣「時代力量」政黨前立委黃國昌,針對柯文哲的「反黑箱,不反服貿」沒有反駁,但說,「談判前提與內容為何,柯文哲必須要跟台灣公民社會說清楚。」

柯文哲指出,如果中國大陸對台灣是重要的經濟對象,就必須以務實的態度處理這個議題。他又說,藍綠兩陣營都對他進行抨擊,這顯示他在某些方面做對了事情。

To go with Taiwan-politics-vote-mayor,FOCUS by Amber Wang In this picture taken on November 25, 2014, Ko Wen-je, an independent Taipei mayor candidate, gestures during campaigning in Taipei.
2014年當選台北市長時,柯文哲受到了太陽花運動一代年輕族群的支持。他最近關於重啟服貿談判的言論,可能會影響他在這一族群中的支持度。

台灣大學國發所退休教授杜震華告訴台灣媒體說,兩岸如果簽服貿對台灣好處很多。許多受管制的服務業就能相互開放,「可以去賺高薪和高獲利」。他認為台灣服務業水凖高於大陸,不用害怕相互開放。

不過,批評者則認為,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台灣半導體業興起、台商回流及兩岸關係不和睦的當下,台灣社會是否凖備接受大陸服務業及電信業及出版業,包含人才進軍台灣,還是個問號。

還有批評者對服貿支持者倡議的「貨出去,人進來,台灣發大財」的承諾沒有信心,反問「如果開放月薪9000(台幣)的勞工來台的話,你們真的以為自己就可以做高薪的工作嗎?」

國民黨失血中

無論立場如何,許多數據都顯示柯文哲的民調超車侯友宜,是個趨勢。但距離選舉投票還有半年,各種議題都將牽動候選人的支持率。

台北街頭
柯文哲的民眾黨被認為是"淺藍"政黨,但他似乎也吸引了傳統上不是國民黨支持者的選民。

分析台灣各大機構及媒體的最新兩個月民調,曾精凖預測去年台灣縣市長大選結果的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學者小笠原欣幸在個人臉書指出,台灣政壇與傳媒,會被民調牽動是無可避免,但現在選民的支持意向還沒真正穩定下來,民調數據出現波動是正常不過。

研究台灣選舉數十年的小笠原教授說,三黨候選人目前的特點是:賴清德穩定、柯文哲上升、侯友宜苦戰。但他分析,六月上旬的民調,受訪者針對選誰,「無意見/未決定」的比例開始降低了,也就是說,選民「表態率」爬升,特別值得關注。

此外,有台灣媒體報導稱,台北市一些國民黨立委參選人,為了怕候友宜的衰弱影響到自己的選票開始接觸柯文哲,希望後者能協助他們穩住選票並開拓票源,引發國民黨中央的嚴厲警告,在台北政壇引發風波,卻也顯示柯文哲帶給國民黨的壓力越來越大。

丘琦欣告訴BBC中文,台灣總統選舉呈現出一種不同地方選舉的格局,譬如侯友宜此前在地方政壇表現出色,頗受歡迎,但在總統大選舞台上的表現卻不佳。 相比之下,儘管柯文哲可能被視為治理台北市的成績很差,「但柯的政治形象可能會在總統選舉中吸引選民,因為他們希望選出一位具有強烈鮮明個性的候選人——侯沒有這種個性,而柯卻有。」

丘琦欣解釋,侯友宜沒有如柯文哲民粹風格強烈的政治風格,因此較難吸引猶豫不決的中間選民支持。此外,即便柯文哲的民眾黨被認為是「淺藍」政黨,但他似乎也吸引了傳統上不是國民黨支持者的選民。這也從另一側面說明侯友宜為何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