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效應退燒 房市溜滑梯 台南、高雄10月移轉創5年同期新低

即使有重大建設與科技業投資利多題材,南二都房市交易量已有退燒跡象。(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10月通常是房市交易旺季的開始,不過高通膨讓全球央行持續升息抑制,全球經濟有下行風險,導致全球股、匯市大幅震盪,而國內景氣燈號也轉呈黃藍燈,復甦動能弱,民眾消費信心降低,購屋態度也轉趨保守觀望,讓房市旺季不旺。

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全台房市交易10月份均比9月份降溫,其中根據台南與高雄地政局資料顯示,台南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621棟,高雄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563棟,紛紛創下5年來的同期新低紀錄。

顯示即使區域內有重大建設與科技業投資利多題材,不過房市已經反映這些利多,面對高漲的房價、投資退場與外在情勢對房市有許多考驗的狀況下,南二都房市交易量已有退燒跡象。

台積電效應遞減,房市交易量退燒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在通膨激勵與科技業投資的帶動下,高雄與台南是這波房市大鳴大放的區域,不過這些利多都已經反映在房價上,加上政策也打壓投機行為,這些大漲的區域也進入盤整期。

統計已經公布的桃園、台南與高雄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桃園市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3066棟,月減16%,且創下近4年同期新低,台南市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1621棟,月減8%,高雄市2563棟,月減7%,台南與高雄雙雙寫下5年同期新低紀錄。

另外,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10月房市交易量與9月相比,全台交易量略減1%,觀察七大都會區市況,台北持平,新北小增3%,桃園量縮6%,新竹縣市與台中均略減1%,台南增10%,高雄減少2%。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明,今年8月上旬兩岸關係轉趨緊張,地緣政治風險增,兩岸關係充滿變數,加上各國持續升息,升息效應逐步浮現,讓民眾購屋腳步放緩,不過,觀察10月看屋量與9月相比仍增加一成,顯示民眾看屋意願仍高,但出價意願偏低,猶豫期拉長,讓10月交易量月減1%,旺季不旺。

民眾出價意願保守

陳金萍認為,現階段民眾看屋意願仍積極,但出價轉趨保守,成交關鍵仍在價格,若買賣雙方價格認知能拉近,房市交易才有機會擴量成長。

若與去年10月相比,陳金萍表示,全台交易量量縮31%,其中,台北減少37%,新北量縮34%,桃園減少25%,新竹縣市量縮39%最多,台中減少31%,台南與高雄分別量縮30%與31%。

陳金萍補充,去年8月國內疫情逐漸獲得控制後,市場氛圍轉趨正面,房市交易量幾乎已回到疫情前水準,遞延買氣出籠,讓8至10月全台交易量也連三升,交易熱度延續至年底。

房市後市難樂觀

反觀今年,資金潮退場、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甚至有衰退風險,而金融市場大幅震盪也衝擊民眾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加上持續性的升息讓民眾房貸負擔更為沉重,市場觀望氣氛濃,今年10月全台房市交易量較去年同期大減逾四成,預期11、12月也難轉正,今年第四季交易市況遜於去年。

陳金萍提醒,市場預期FED將於11月升息3碼機會大增,資金退潮明顯,全球金融市場受挫,加上俄烏戰爭、台海局勢等變數,地緣政治風險難除,而國內經濟成長趨緩,各產業景氣看法也轉趨悲觀,房市同時面臨房價、物價與升息交互作用,衝擊民眾購屋意願、壓縮購屋負擔能力,對於房市後市恐無法樂觀預期。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台中捷運藍線誰在卡?藍營從新北到台中「接龍」 意外觸動綠營派系矛盾
中國女首富辭職 龍湖地產股價今年爆跌逾7成 碧桂園、萬科也摔至歷史新低
招商一條龍、創櫃板、群眾募資 結合軟硬實力 新北4年招商有成

更多相關新聞
房市空頭訊號多 新建案開價連漲2年首度翻黑
中古屋降價求售爆增1.2倍 屋主棄守原因曝光
「衰退幅度擴大」 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創5年新低
股災賠掉竹科新貴荷包!房屋買氣急凍房價卻居高不下
房市冷清賣家出招 買房送車、成交抽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