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P3廠環評過關 邁:水電無虞

台積電高雄P3廠25日進入環評審查,最終順利過關。(柯宗緯攝)
台積電高雄P3廠25日進入環評審查,最終順利過關。(柯宗緯攝)

台積電高雄第1、2座2奈米廠,預計明年起陸續量產,P3廠25日環評過關,但環團質疑水電問題,3座廠用電量55億度、約占高雄總用電量18%,而2座再生水廠時程也無法配合。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25日強調,水電供應無虞。台積電則說,2奈米製程會先在新竹廠做再生水測試,應該不太會有變數。

針對台積電P3廠,高市都委會前天已變更為甲種工業區,昨早審議環評案,開發廠區面積17.22公頃。陳其邁指出,尊重環評委員,至於水電已做過評估,台積電也表示園區蓋好後,百分百使用再生水,這是台積電與南科管理局的承諾。

不過,環團仍對水電問題存有疑慮,地球公民基金會行銷部主任鄧宇佑指出,台積電3座廠總用電量55億度,約占全市總用電量18%,日均用水量6萬4500立方公尺,若再加上未來外傳的2座廠區共5座,勢必引起民眾對於用電、用水和淨零排放的時程疑慮。

環評委員簡連貴直言,台積電要完全使用再生水非常不易,但予以肯定。環評委員洪崇軒指出,台積電報告在「有害空氣汙染檢測」項目,只針對幾項參數,未來隨著先進製程與時俱進,檢測項目應跟著改變。

台積電廠務副總經理莊子壽回應,會先在新竹2奈米廠測試再生水,應不會有變數,未來百分百使用再生水;就業機會會以在地為優先,並承諾做地方環境教育。至於空汙檢測項目事涉南科管理局,雙方將再進一步討論。

高市環保局表示,該案經環評委員綜合考量對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經濟、文化、生態等可能影響程度及範圍,經充分討論與專業判斷,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

高市水利局強調,再生水供應無虞,其中橋頭、楠梓再生水廠正施工,未來配合建廠期程逐年增量提供,預計2030年可達11萬噸。經發局說明,高雄2022年總發電量為508億8600萬度,總售電307億3400萬度,未來台積電各廠均採雙迴路系統規畫,穩定供電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