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效應 公司債發行陷觀望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債市10月以來走勢偏空,殖利率反轉上揚,帶動公司債定價票面利率走高,台電月初標售的今年第四期公司債,利率從8月第三期的歷史低點反彈1個基本點(0.01個百分點),影響所及,原已打算進場詢價的多檔指標個案,也偏觀望並擬延後發債。 根據券商統計,公司債指標案、具類公債地位的台電債,在8月時標售的今年第三期,各年期票面利率各為五年期0.84%、七年期0.94%、十年期1.09%,均為歷史低點,但10月初標售時,五年券0.85%、七年券0.98%、十年券1.1%,已上揚至和4月標售第一期時相當的水準,顯示落底反轉上揚趨勢。 再就本月中最新定價的華航來看,五年券票面利率1.32%、七年券為1.45%,雖然因為華航的信用評等僅BBB+,低於台電的AAA,但這個水準仍屬偏高的結果。券商主管表示,「有些公司本來已打算進場詢價,但上周卻臨時調整,打算延後發行時程」,主要還是因為市場利差走高,發債成本增加的考量。 券商主管指出,觀察近期公債殖利率大幅反彈,但公司債反映相對淡定,台電10月標售的五年及七年券票面利率小幅反彈,但相較於同年期的公債殖利率,差距已低於10個基本點,扣除RP(附買回)價差後,公司債與公債的利差步入「負利差」,公司債持券優勢大降,新券進場定價的票面利率難免上揚。 目前等待進場的50億元以上規模大型指標公司債,例如台塑化、台灣化纖、萬海、統一、台泥、鴻海、遠傳、國泰金、富邦金、開發金、玉山金等,均在評估適當時機進場詢價。 券商主管認為,雖然近期債市氣氛偏空,公司債定價利率略為向上調整,但國內金融機構資金還是充裕不變,且新券需求仍有缺口,預料定價利率上揚幅度應屬有限。 「上周又來一波股災,台股失守9,500點關卡,避險需求轉進債市,殖利率馬上又走低」,券商主管強調,如果短線股市震盪加大不變,避險效應發酵,殖利率進一步向下,將激勵公司債重新進場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