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館空間共感計畫 黃亦中畫作轉譯史前空間氛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空間共感」藝術實驗計畫邁入第2年,今年度以臺東縣東河鄉馬武窟溪及周邊遺址為題,邀請藝術家黃亦中駐村創作,藉由一次次遺址間的踏查行走,以畫筆詮釋與轉譯,在巨幅油畫創作中再現史前的空間氛圍。

史前館自2019年起規劃3年期的空間共感藝術實驗計畫,以卑南大溪、馬武窟溪及秀姑巒溪等3條史前居民最早落腳的大河口岸為題,邀請藝術家展開藝術創作,去年黃亦中完成卑南溪口遺址畫作,今年再為馬武窟溪遺址重現史前圖像。

實驗計畫策展人吳意琳表示,3個河口遺址都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聚落,其中馬武窟溪口有著僅次於卑南遺址的第2大石板棺群,遺址內也發現許多鯊魚骨骼,考古學者推想,當地的史前人可能運用泰源幽谷的林木資源造舟,因而造就長達5000年以上的居住史。

「為何將兇猛的鯊魚當作主食?何以萌生裝飾的概念在陶器印上繩紋?而落單的骨骸在4500年前又有著甚麼樣的故事?」透過實地踏查、蒐集資料,黃亦中在1個月的駐村期間內,將史前人在這塊土地上居住的各種想像,於腦海中重新建構、轉譯,創作2幅大型油畫。

畫作進入最後階段,史前館日前邀請民眾走進畫家工作室欣賞畫作,聆聽史前的故事,並聆賞鋼琴家周美君用樂音描繪的「馬武窟溪的汩道聲象」,一同想像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的身體感受。

黃亦中表示,後續會邀請民眾如同「覆土」般,將這2幅畫作塗黑,再放回馬武窟溪遺址,讓畫中遺址的故事回歸原本的樣貌,再次重現,也再次埋葬,未來也能以考古的方式再次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