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哲現勘竹市古蹟及苗栗三義斷橋

文化部長史哲1日走訪新竹市及苗栗縣,了解在地文資保存及修復情形。史哲表示,全國108處國定古蹟新竹市就有5處,密度全台第5,會不分黨派、縣市支持地方文資修復。

史哲昨日下午到國定古蹟「進士第」,及市定古蹟新竹國小百齡樓,他說,新竹市的5處國定古蹟包括新竹火車站、新竹州廳、進士第、竹塹城迎曦門、鄭用錫墓,密度為全台第5高,完整保存許多各時代建築。

百齡樓為現存少數見證日據時期至光復後新竹國小教育的建築物,文化部補助4125萬元修復,新竹市籌措配合款3375萬元,並將額外編列約3447萬元作為教學設施設備經費。進士第位於新竹市北門街,是開台進士鄭用錫於1838年建造的宅第,至今有185年歷史。市府獲鄭家同意後展開修復,文化部歷年共補助6778萬元,目前第2期工程已完工但尚未驗收,木構架未彩繪部分,則另由彩繪修復計畫調查後,再著手修復。

史哲隨後轉往苗栗縣,現勘三義鄉舊山線鐵道斷橋。三義舊鐵道斷橋又稱為魚藤坪斷橋,月前因橋況惡化,苗栗縣府文觀局籌措經費整修,並向文化部申請「歷史與文化資產維護發展計畫」,獲得核定補助。

苗栗縣府文觀局長林彥甫表示,苗栗縣「縣定古蹟台鐵舊山線─魚藤坪鐵橋及斷橋」經歷兩次大地震,留下斷橋殘拱歷史傷痕,深具歷史意義與建築技術紀念價值,希望藉由完善的修繕工程,將這座古蹟繼續保存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