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粽子後別吃這種水果 小心釀胃疾!防胃酸逆流注意這4條

不少人都會在端午節應景大啖粽子,不過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要注意!中醫提醒,粽子是油膩食物,若吃完粽子再吃生冷食物,會妨礙胃的運作,發生胃食道逆流症狀,不只火燒心,也會噁心想吐。如何降低胃食道逆流症狀發生?

 

胃食道逆流症狀不只火燒心 也會刺激其他部位

端午節到來,大啖粽子之餘,中醫師王大元提醒,消化功能不佳的民眾小心引發消化不良和胃食道逆流等問題。王大元說明,胃食道逆流除了會出現火燒心、胃脹痛和噁心想吐等典型症狀外,胃酸還可能刺激其他部位,導致打嗝、口酸口臭、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異物感、咳嗽、呼吸喘促,甚至上背痛等不適。

看更多:糖尿病可以吃粽子嗎?養生粽暗藏1健康危機 1種人千萬別吃

 

王大元進一步解釋,中醫將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描述為吐酸、胃痞、嘈雜、噯氣等,常見的證型包括肝氣鬱滯、肝脾不和、肝胃鬱熱、胃陰虧損、胃火亢盛等;這些問題導致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而引發胃酸逆流。中醫依照寒、熱、虛、實的不同情況進行辨證,因此並非所有火燒心的症狀都是由熱性體質所致。

 

中醫如何治療胃食道逆流?按5穴位對抗胃酸逆流

而治療胃食道逆流常以疏肝理氣、消食導滯和健脾和胃為主要策略。王大元說,常用的內服藥包括香砂六君子、保和丸、半夏瀉心湯、旋覆代赭湯等,會依照寒熱虛實進行調整。針灸則可從脾胃、大腸和心經的穴位著手,如合谷、內關、足三里、豐隆和中脘等。除了針灸,按摩這些穴位同樣有緩解效果,建議按壓3~5分鐘,有酸楚感為佳。

胃食道逆流穴位-合谷穴 內關穴
胃食道逆流穴位-合谷穴 內關穴

 

預防改善胃食道逆流4要領

王大元也建議,日常生活中可透過以下方式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

 

1.減少甜食攝取,包括麵包、水果、番薯、辛辣調味料、咖啡和茶飲等。

2.用餐後盡量先站著,睡覺時可墊高枕頭約15~30度,並採取左側睡姿。

3.練習橫膈膜式呼吸法,將一手放在胸前,另一手放在腹部,鼻子深而長地吸氣(約5秒),再用嘴巴慢慢吐氣到底(也是5秒)。如果達到正確的腹式呼吸,放在腹部的手會向上抬,代表吸氣充足,橫膈膜有往下伸展。建議每天做3次,每次5分鐘。

4.喝溫水和吃口香糖也能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王大元解釋,少量溫水能夠稀釋胃酸,但飲水不可過量,因為過多的水分容易導致胃內壓力過大,使酸水逆流加重;飯後嚼口香糖則能促進口水分泌,進而稀釋胃酸濃度。

看更多:胃食道逆流/元凶不是胃酸過多!症狀有哪些?長期刺激恐致癌 6徵兆速就醫

 

吃完粽子避免吃西瓜、哈密瓜

此外,飯後有吃水果習慣的人要留意!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楊茲甯也指出,一顆粽子包含糯米、滷肉塊、鹹蛋黃等,都是油膩黏滯的食材,對腸胃運作負擔大;若吃完粽子再吃生冷食物,會妨礙胃的功能運作,糯米等油膩食材遇冷容易凝固,變得更加不易消化,導致食積腹脹,甚至發生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楊茲甯提醒,吃完粽子最好避免冰啤酒、冰飲料、冰淇淋或是偏生冷的水果,如西瓜、哈密瓜等,容易引起噁心、嘔吐、急性腸胃炎等不適症狀。她建議,吃粽子可以搭配消積解膩的溫熱茶飲,像是洛神花茶、山楂陳皮茶、玫瑰花荷葉茶,幫助去油解膩、促進腸胃蠕動。

看更多:市售粽熱量每顆2碗飯 北市聯醫推健康粽熱量僅0.6碗飯 配方公開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王大元中醫師.楊茲甯中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換季喉嚨癢、想咳嗽怎麼辦?按1穴超有感 改善頭痛、牙痛、氣喘都有效
「椎間盤突出」與「下背痛」是兩回事!中醫教你掌握1關鍵 挽救腰椎不是夢
過敏別喝茶!研究:茶飲料寒涼易致過敏 改「喝這杯」補氣調體質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