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特效藥」沒用?食藥署揭「DNA秘密」

生活中心/陸俊杰報導

民眾或許曾有這樣的經歷,身體有點不舒服,又不想掛號看診,於是去藥局買藥吃,藥師推薦某1款藥物表示「很有效」、「特效藥」,2、3天過去,眼看藥都快吃完了,病情卻沒怎麼改善。原來一切都是因為「藥物基因體學」,食藥署指出,每個人的基因都是獨特的,導致藥物的反應也不同,因此出現「特效藥」無效的情況。

食藥署在臉書專頁《守護厝邊頭尾 安全用藥》PO文指出,人體內的DNA會調控蛋白質的製造與性質,這些調控會影響藥物在身體中的反應,例如:酵素活性、運輸蛋白效率、代謝速率、受體接收器多寡,導致藥物在不同人身上,藥效有高低。而藥物在身體的循環以及前驅藥物的運用,都會受到基因的影響,最常見的4類藥物有:痛風藥物、癲癇藥物、抗凝血藥物、癌症藥物。

食藥署表示,在台灣,看醫生最常被問到的問題,除了藥物過敏之外,就是有沒有「蠶豆症」,是典型的「藥物基因體學」應用,蠶豆症患者因為基因表現,天生缺乏「G6PD」酵素,平均每 100 個新生兒中,就有 3 個病例,其中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缺乏「G6PD」酵素,將導致紅血球容易受到某些特定物質的破壞而發生溶血,如程度嚴重即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因此現在已經列為新生兒篩檢項目之一。

食藥署補充,每個人的基因都是獨特的,因此對藥物反應不盡相同「藥物基因體學」是透過基因變異了解藥物效果的一種科學,也被應用於預測病患對藥物的反應,目前,正推動精準醫療以及個人化醫療的醫學模式。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三星上將梨採收即將上市 林姿妙當拍賣員
洗澡從「頭」開始就錯了!正確順序大公開
快新聞/新北+32「板橋暴增10例」 家禽屠宰場1移工確診

更多健康相關新聞
小感冒都緊張!妹子怕染疫焦慮到失眠
吃太飽增癌症風險 三大訣竅增飽足感
遵循一日三餐4大營養素減肥 5大原則輕鬆減脂
皮膚癢忍過就沒事?醫:這類型蕁麻疹只會越來越癢
孕媽咪失眠怎麼辦?食藥署教提升睡眠品質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