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魚」強化骨骼、護心血管!營養師曝肉魚7好處 1吃法補鈣更完整

肉魚是相當常見的美味魚料理!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肉魚的正確學名為赤鯧,別名又被稱為瓜仔鯧、肉鯽仔等。除了有高蛋白質及低膽固醇特色外,肉魚有充足的鎂,可以穩定情緒、放鬆肌肉,還可以與鈣產生協同作用,維持骨骼健康。

 

肉魚護心血管、減輕經前症候群、強健骨骼等

李婉萍指出,每年10月到隔年3月為肉魚盛產期,肉質最肥美,但因分布很廣,所以在台灣幾乎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是很大眾化的魚種。過去常有「吃魚補鈣」的說法,其實鈣質大多都存在魚骨裡,不過藉由魚肉中的鎂,一樣可以達到增進鈣吸收的目的。在眾多魚類裡,肉魚即含有相當可觀的鎂質,每100克分量便能供應每人每日應攝取的1/3,很適合作為家庭常備食材。

 

鎂元素除了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也是構成骨骼、牙齒的材料之一,並且還能提高鈣的利用率。有研究指出,紅血球中鎂的含量偏低,與經前症候群發生有關聯,同時攝取鎂、鈣所產生的協同作用,對於維持神經、肌肉健康及情緒穩定,都有加乘效果,有助預防或減輕經前症候群。此外,肉魚所含的鉀離子,能平衡飲食中的鈉;加上不飽和脂肪酸EPA、DHA,均有益於心血管的健康。

 

肉魚皮薄且肉質細緻柔軟,魚肉層裡也沒有細刺,尤其適合老人和小孩。相較於大型魚種,約一個手掌大小的肉魚,不僅料理方便,重金屬殘留的風險也較低。李婉萍建議,民眾要吃到新鮮、品質有保障的現撈海魚,建議選擇國產CAS標章認證的優質水產品。

 

魚類1吃法補鈣更完整

李婉萍最後也補充,低脂、清爽卻富含多元營養的魚肉,對飲食精緻化的現代人是很好的動物性蛋白質選擇。面對市面上的魚種百百款,建議民眾按照時令選擇,並以台灣週邊海洋捕捉到的本地漁產取代進口漁獲,就能吃到最新鮮、價格也最實惠的種類。烹調上也可利用清蒸、煮湯或是油煎等方式,並盡量減油、少鹽等。同時搭配豆腐一起吃,兩者蛋白質互補、更完整,也能獲取豐富的鈣質。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李婉萍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冬季進補怎麼吃羊肉爐、薑母鴨、藥燉排骨才不發胖?3原則吃法最健康 這3種人不要補
失智是吃出來的!營養學界權威點名這食物別多吃 當心腦細胞損害
醫師認證吃南瓜抗癌、養胃、保護心臟,但小心1陷阱!別把南瓜當蔬果吃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