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疑慮 中日韓暫難簽FTA

旺報【記者陳曼儂╱綜合報導】 大陸昨日舉行第2屆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民間高層論壇,中日韓三方代表都表示,在歐美債務危機陰影下,顯示加強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的重要性;不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表示,日本若參加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韓國也自行與美國簽FTA,今年能否推動三邊自由貿易區談判,「還存在不確定因素」。 大陸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昨日擔任論壇開幕式主人;雖名為民間論壇,但政治意味濃厚,大陸代表為鄭新立,日本由前首相祕書、日中產學官交流機構理事長福川伸次出席,韓國則是其貿易協會副會長安玹鎬。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去年在中日韓工商峰會上提出,要啟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4月初三方外長會議在浙江舉行時,也表示會加強經貿、金融、節能環保、氣象、防災救災等領域合作,預計5月簽署中日韓投資協定,盡早進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 3國互投資比率低 在昨日活動上,張曉強表示,中日韓經濟規模和跨國投資居世界前列,但3國間相互投資僅占投資總量6%;鄭新立表示,中日韓互為鄰國,占世界經濟總量20%、亞洲70%,「沒有中日韓市場一體化,亞洲經濟一體化也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看不到任何前景。」 福川伸次也表示,日中韓FTA能為世界經濟帶來巨大活力,加速3國間產業網路鏈,並加速能源政策的重新規畫,以經濟相互依存度和地緣政治文化角度來說,他個人支持三方FTA勝過TPP。 共謀金融貨幣穩定 不過,日本代表也說,三方FTA在談判時,只講經濟是「比較現實的」,首先需要確定合作思想基礎有共識,應該把「東亞地區安全保障」,如何維持多級格局中的「世界秩序的政治」方面列入視野。 福川伸次表示,他認為三方FTA總框架要先實現高度自由貿易,以及創新成長模式、技術革新、能源高效化、綠色成長,3國也應共同協力謀求金融貨幣體制的穩定。 鄭新立表示,日本經濟處於震災重建關鍵時期,但日本自貿協定發展戰略不僅落後美國和歐盟,也落後於韓國,才會在競爭力上大幅衰落,日本承諾參加TPP談判,使日本對於中日韓自貿區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自貿區的標準和形式「存有疑慮」。 對於韓國,鄭新立也批評,韓國與歐盟、美國等16個經濟體簽署自貿協定,其經濟效應總和還遠不如中日韓自貿協定,今年是韓國大選年,「今年能否啟動3邊自由貿易區談判,還存在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