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大陸用語?他舉台灣作家文打臉:覺青多讀點書

日前曾發生老師批家庭聯絡簿,引發網友好奇「估計」為何會是大陸用語?造成熱議。(圖/取自PTT)
日前曾發生老師批家庭聯絡簿,引發網友好奇「估計」為何會是大陸用語?造成熱議。(圖/取自PTT)

日前曾發生老師批家庭聯絡簿,引發網友好奇「估計」為何會是大陸用語?造成熱議。某親綠粉專分享一張台灣、大陸用語對照圖,引發討論。粉專「我得了一種不刻薄會死的病」舉其中一例:「合同」是大陸語,要講「契約」?他舉例打臉指出,很多台灣作家早就用過合同這個詞。他還引用電影《聖戰奇兵》主角瓊斯博士酸爆納粹的台詞「某些只會踢正步的白癡應該多讀點書,而不是急著燒書」,諷刺覺青該多讀點書。

「話說覺青告訴我們,『合同』是支語,要講『契約』。」粉專「我得了一種不刻薄會死的病」14日在臉書發文質疑,如果覺青可以多讀點書的話。應該不難發現,在他們斤斤計較什麼是支語,什麼是台灣語的很久、很久、很久之前。很多台灣作家就用過「合同」這個詞了。像是李家同《瓷娃娃》(收錄在《陌生人》):「他的公司得到了一個大『合同』,改善整個加州監獄的安全系統...」。

王鼎鈞《天堂》(收錄在《左心房漩渦》):「但是,塵埃已經落地了,『合同』已經結束了,工程已經完成了,你還想怎樣呢。...」

李翰祥《銀海千秋》:「算了,『合同』是你們擬的,我簽字之前大家也同意了的...」

張大春《饑餓》(收錄在『四喜憂國』):「來福牌的櫥窗被顧客群擠破的第二天上午,巴庫簽了那份『合同』...」

林懷民《跟雲門去流浪》:「雲門的台商。除了與舞者簽『合同』,掌握國內演出的重點,她主要的心力花在外國人身上...」。林懷民《激流與倒影》:「到台北沒多久,平先生跟我簽了皇冠基本作家『合同』,可以預支稿費。」

粉專直言,老實講,看到覺青開始像二戰前的日本軍國政權一樣,開始挑剔什麼是「支語」、「大陸用語」,不禁想起電影《聖戰奇兵》裡的一段對話:「告訴我,瓊斯博士,你那本討厭的小筆記本裡到底寫了什麼?」瓊斯博士說:「哦,沒什麼啦,上面不過寫著某些只會踢正步的白癡應該多讀點書,而不是急著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