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柯文哲的剩餘價值

柯文哲從政以來一直有「放大」效果,過去是好事放大,近來則是壞事放大,這是他自己的業報,只是苦了台灣的第三勢力;然而,當所有的媒體(尤其是電子媒體)滿滿的都是個別政治人物的壞事、綠營名嘴都沈溺在柯黑的虐待狂快感時(某學者臉書語),台灣政媒結構真的病得不輕,病到寧願忽視那些迫切的生存危機、而輕輕放過執政者時,台灣民眾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從財產申報出包到選舉補助款買商辦,甚至市政府時代的疑案,柯文哲確實該受到嚴格的檢視,即使高於兩大黨都不為過,因為柯文哲從政以來常自誇標準高於其他政治人物,他自己是否符合這樣的標準當然應該受到檢視,而且,柯文哲總統大選時以個人的魅力第一次完成第三勢力的整合,這個第三勢力未來如何發展形同繫於柯文哲一人,柯文哲個人的操守及言行當然更要受到關注。

打柯文哲買商辦卻不願改制度 典型的一次性消費

監督柯文哲沒有錯,即使是執政黨經常性的「監督」在野黨也可以,台灣的問題是,媒體上(尤其是電子媒體)幾乎只有柯文哲被監督,就不是正常的現象了。就以這幾天花選舉補助款購買商辦為例,確實觀感不佳,但媒體痛打之餘,渾然忽視總統選舉補助款存在已近30年,其他人或政黨的使用狀況,從未受到檢視;最神奇的是民進黨議員爆料此事,卻絕口不提民進黨內規和民眾黨一樣,也是三分之一歸中央黨部,三分之二歸候選人,侯選人是要捐自家基金會,或是宣稱要作公益,黨都不會過問,更遑論接受檢視了。其實之前就傳出立委當選人用補助款買新車,有人戲稱,只要不聲張,侯選人要拿這筆錢去買台積電股票賺個幾百萬,恐怕也不會有人過問。

換句話說,選舉補助款進私人口袋並不是新聞,如果覺得柯文哲等人的行為不足取,綠藍兩大黨應該修改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41條,正本清源之道是取消選舉補助款,不然至少明定用途及罰則,就不會有濫用納稅人的這錢的情事發生;只是,事情是否會如此發展,我高度懷疑,因為綠藍兩大黨是選舉補助款的既得利益者,台灣侈言改革,但只要違反這兩大黨的利益,絕難過關;果然,行政院長卓榮泰已咬定這是個人問題,不是制度問題,講白了,選舉補助款議題就是對文哲的一次消費,柯文哲的人設再度受損,但改革制度不用想!

柯文哲因為身陷政治獻金及京華城案,檢調正緊鑼密鼓偵辦中,成為政壇焦點自所難免,不過,這種電視滿滿柯文哲的現象,其實已長達10年,第一年確實極度風光,每一家電視台都搶播柯文哲要痛打五大弊案,當年他未經詳查輕言弊案,當然也造成後來難以收尾的下場;等到柯文哲與民進黨鬧翻,開始出現柯黑產業鏈,後來雖有韓(韓國瑜)黑或徐(徐巧芯)黑,但都沒有柯黑產業鏈如此持久, 柯黑指的並非一般的批評者,真正客觀的批評者不會獨沽一味、只批評一人,所謂柯黑是指只要站穩柯黑立場就可以有實質收益的,最典型的是台北市議員,只要當柯黑就可以至少拿到一成選票,於是綠營市議員紛紛搶當柯黑;名嘴型的柯黑則是異曲同工,原來再名不見經傳,只要成柯黑,綠營談話性節目自然將你捧成巨星,既有市場又有通路,有意仕途者當然前仆後繼搶當柯黑,後面還有許多後備軍等著。柯文哲一人養活這麼大一群柯黑產業鏈也算是蔚為奇觀。

仇恨是轉移執政不順的最好工具

柯黑市場這麼大,柯文哲自己的行事風格要負一部分責任,但柯黑通路如此綿密完整,就不是單純現象了。今年總統大選一結束,台灣多數媒體不關心剛當選的賴清德的兩岸政策、國安團隊組成、能源政策,整天炒作的是民眾黨應該要跟那一黨結合;此刻當然更變本加厲,所有的媒體時段焦點都是柯文哲時,大概不會有人關心近六成的民眾對「不缺電」沒信心,而這只是低標,賴總統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說,只關心不缺電很low,台灣應該更有雄圖大志,不過,經濟部已告誡北部民眾,想要有AI廠就要自備電廠(火力發電),不然免談。換句話說,北部民眾不論低標還是高標都免談。

當然,柯文哲和討論這些公共政策並不衝突,但台灣的現況卻只能擇一討論,顯然台灣媒體的腦容量確實不足,但另一種解釋是,還有什麼比仇恨更能轉移施政不順的困境,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不論這個仇敵是在境外還是境內;當眼前有柯文哲這麼令人痛恨的敵人,誰還在乎是否偶爾斷電?或在乎火力發電對身體有惡劣後果呢!

柯文哲曾說,期待自己從政和民眾黨的出現,可以讓台灣更好,這應該是誠心之言,只是,他從政的初衷卻和結局天差地遠,柯文哲近來被曝涉案,是他自己該負責該承擔的,但綠營對他的深仇大恨卻是早就存在,如果柯文哲的存在只是讓柯黑繼續利用仇恨轉移焦點、甚至牟利的話,這應該是對當初柯文哲神話最的諷刺了。

更多風傳媒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柯:用自己名字買商辦 監督力道更大
政治獻金查帳完畢 黃珊珊:短漏報逾1937萬 未挪用
柯文哲讓陳智菡落淚!「宣布請假3個月」她台下哭哭
民眾黨為何沒告李文娟?律師看完「斷言1事」:沒其他合理解釋
柯文哲「引咎請假」暫別黨魁!林濁水看完吐槽1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