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詩意畫》之「積水滄浪一望中」

作者魯海波,寧波揚帆美術館館長。
作者魯海波,寧波揚帆美術館館長。

▲作者魯海波,寧波揚帆美術館館長。

「積水滄浪一望中」,是唐代溫州刺史張又新踏尋青嶴山望海樓詩作的一句。浙江省溫州市的洞頭區,是一個由三○二座島嶼組成的海島區,島奇礁美,灘佳魚鮮,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其地標性建築望海樓,以「氣吞吳越三千里,名貫東南第一樓」,躋身中華歷史文化名樓之列。

詩作背景

望海樓的首建,要追溯到西元四三四年,與謝靈運合稱「顏謝」的南朝著名詩人顏延之,被貶為永嘉郡(溫州)太守時,在青嶴山(今洞頭區大門島)建望海樓亭以觀海。四百年後的唐寶曆年間(八二五至八二六年),張又新被貶到溫州任刺史。

張又新字孔昭,今河北省深州市人。他是當時出了名的才子,在「解元」、「會元」、「狀元」三次大考中都拔得頭籌,謂之「連中三元」,獲得「張三頭」的美譽。我國科舉制度,從隋至清長達一千三百餘年,「連中三元」者連他在內僅有十七人。八十年才出一個的學霸,厲害吧!只是他的「官運」不濟,多次被貶。這一次來到溫州,得知南朝時溫州郡太守顏延之曾在轄地青嶴山建過望海樓亭,大喜過望,當即與手下乘船尋覓,借「海島游」來排解貶官後的滿腹鬱悶。可惜這時距顏延之建樓,已過了近四百年,建在海島上的亭館,不耐風霜雨雪侵蝕,已是片瓦不存。張刺史看到的,只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青翠欲滴的山峰。他從鬱悶、失望再到感悟,回來後寫下《青嶴山》一詩,直抒胸臆。


詩詞原文

《青嶴山》

靈海泓澄匝翠峰,昔賢心賞已成空。
今朝亭館無遺制,積水滄浪一望中。


逐句釋義

靈海泓澄匝翠峰:深邃清澈的海水緊緊圍繞著翠綠的山峰。
昔賢心賞已成空:老太守滿心喜愛的景觀找不到了。
今朝亭館無遺制:當年的亭館如今連個樣式也沒留下。
積水滄浪一望中:眼前只見一望無際的波濤不停地翻騰。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尋景不遇的感懷詩。

起句即給人展現了一幅美麗海洋的壯觀景象:大海深邃,碧波清澈,浪花翻騰,圍繞著青翠的青嶴山。這樣的美景,令久坐官衙的張太守,頓時感到心曠神怡。可以想見,作者這次乘舟泛海,一開始的心情是愉悅的。本來嘛,作者自認才高八斗,八十多年一遇「連中三元」的奇才,卻官運多舛,屢遭貶謫,這次被貶到更偏遠的溫州,心緒十分低落。可是,聽幕僚說起南朝老郡守顏延之建亭館觀海景之軼事,不禁心花為之綻放:走,看看去!於是,帶著屬下,興沖沖來尋佳景。船出甌江口,駛到洞頭海面,遠遠看到青翠欲滴的青嶴山,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

緊接著,作者筆鋒一轉,意想不到的事來了:尋來找去,青嶴山上哪裡還有望海樓的影蹤!四百年歲月悠悠,狂風急浪捲走了幾多物事。山依舊,海依舊,老郡守建造、喜愛的亭館卻未能依舊。詩作以「已成空」「無遺制」,把眼前景象、胸中塊壘一展無遺,唉,實在是太遺憾了!海碧峰翠,美景未改;滿眼波濤,亭館何在?昔日先賢心賞地,爾今憑弔唯積水!

從興沖沖前來尋景,到海茫茫找不到亭館;「先賢」杳然而去,亭館也「無遺制」,而「積水」依然「滄浪」,這「一望」,竟是四百年之隔!聯想到兩人幾乎相同的遭遇,張又新的心情也漸次開朗:同是朝廷貶官,同在這偏僻島嶼,同樣面對奔騰不息的海浪,顏延之沒有沉淪,能泰然處之,建亭館望海,留下了一段生命的痕跡,吾輩也應當如是!那翻騰不已的「滄浪」,是在激勵自己要像顏老太守一樣,不頹廢,有作為啊!

青嶴山之行,令詩人振作。張又新在溫州短暫的任期內,寫下不少描寫溫州人文山水風光的詩作,還撰寫了一部繼陸羽《茶經》之後的重要茶道研究著作《煎茶水記》,開創我國茶文化中品水文化的先河,為人們所稱道。

《青嶴山》被《全唐詩》收錄,顏延之在青嶴山建望海樓亭的史實才廣為人知。二○○三年,洞頭區重建望海樓,延續了海島的歷史文化根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