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良語-迎戰缺工 以高彈性職場爭取新世代

新世代工作者的職場價值觀已有所改變,若企業再以「公司付錢請你來工作」的傳統思維管理員工,將無法獲得新世代工作者的青睞。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世代工作者的職場價值觀已有所改變,若企業再以「公司付錢請你來工作」的傳統思維管理員工,將無法獲得新世代工作者的青睞。圖/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112年「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顯示,非典型就業人數重返80萬大關,占整體就業人數之7.01%,較111年增加8,000人。一般而言,非典型就業者的薪資、福利、權益保障不如全時工作者,過往通常都將非典型就業者歸類為勞動弱勢,主因其無法尋得全時工作,所以不得不接受保障較差的非典型工作。

有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基於自身意願選擇非典型工作,而不是因為勞動弱勢「不得不接受」。根據主計總處調查發現,非典型工作者「想改做全時、正式工作」的比率從111年的18.75%降至112年的14.82%,顯見面對缺工浪潮,非典型就業人數不減反增,更佐證非典型就業人數的增加並非是勞動弱勢人數的增加,而是有越來越多的就業者「自願性」從事非典型工作。

■自願性非典型工作者越來越多

面對疫後內需強勁復甦所帶來的缺工浪潮,服務業的各行各業透過提高薪資福利水準以爭取勞動力的加入,卻有越來越多的勞動者願意選擇從事非典型工作,顯示這些勞動者所在意的不再只是工作的薪資水準,而是更在乎工作的內容。服務產業的發展十分仰賴人力資源的累積,若無法吸引願意長期耕耘的人才,將會阻礙產業的長遠發展。

1997年之後出生的「Z世代」從小就接觸並使用網路,習慣於網路快速且廣泛的取得資訊,不但重視個人感受,也喜歡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個人生活,同時更擁有強烈自我意識,並且更加有自己的想法。新世代勞工對於工作期待不同以往,除了薪資福利之外,更加重視自由彈性與滿足自我成就感,因此不喜歡僵固的工作內容,而是希望工作能夠具有充分的彈性,此外,也不會追求在同一間企業、同一份工作至退休。

隨著新世代工作者的工作價值觀與需求改變,對於工作的期待相較過往亦大相逕庭。首先,有越來越多的新世代工作者排斥朝九晚五的制式工作型態,將遠距工作與彈性工時列為求職的重要指標。其次,因為工作環境的快速變動,所需工作技能也不斷的改變,因此新世代工作者對於個人專業能力的成長相當重視。

再者,新世代工作者非常重視辦公室文化與氛圍,勇於挑戰職場的不公平現象、不合理的潛規則。最後,新世代工作者更加傾向於能夠快速取得與自己花費心力相符的報酬,而不喜歡企業畫一些看得到卻拿不到的大餅。

■新世代講求工作與生活平衡

新世代工作者對於工作的期待不同以往,工作價值觀已有所改變,若企業再以過去「公司付錢請你來工作」的傳統思維來管理員工,將無法爭取新世代工作者的青睞。人力資本累積是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為了能夠滿足新世代工作者追尋人生意義與渴望自主選擇人生方向的需求,進而爭取或留住新世代工作者,企業必須在工作環境採取多元設計與調整以利爭取新世代工作者。

首先,必須針對產業特性與工作職務內容建立更加彈性、有助於員工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模式,而非強制與制式化的朝九晚五。其次,企業應提供員工職涯規劃與建議,以及外部進修的內容與管道,滿足員工自主決定成長路徑需求。再者,企業也應傾聽員工需求改善辦公室的文化與氛圍,提供健康的工作環境。最後,企業也可以改變薪資與獎金發放的頻率與次數,滿足新世代工作者對於辛勞付出後,快速獲得相對應報酬之需求。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經濟重啟 Nike財報超預期
遠傳成立5G元宇宙加速器
當沖降稅三讀 台股添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