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睡不著超傷腦!失智症是大腦的糖尿病,5食物是腦細胞殺手


隨著現代民眾壽命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多長者面臨失智症威脅,失智症一旦發病後就難以復原,因此預防特別重要。東京國際大學醫療健康學部副教授岩瀬利郎撰文表示,包括咖啡在內,有5種超常見的食物一旦過量攝取,就恐增失智症的風險。

晚上別喝咖啡!咖啡因讓人睡不著增失智風險

岩瀬利郎說明,咖啡因有讓人清醒的效果,若是攝取過多會阻礙優質睡眠,一旦持續睡眠不足,便會讓腦中無法順利排出β類澱粉蛋白,當該物質累積在腦中,便容易引起腦部萎縮、失智症。

若要預防失智症,一定要維持優質睡眠,並謹慎地控制咖啡因攝取量,咖啡因含量的飲品,以咖啡、玉露(日式綠茶之一)為代表。岩瀬利郎表示,由於在攝取咖啡因後,即便經過3~10小時仍會有一半殘留在人體中,建議至少在睡前5小時不要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品,若能下午3點後就不喝最為理想。

此外,衛福部建議,咖啡因的攝取量每天應在300mg以下,建議民眾在飲用時先閱讀產品標示,衡量咖啡因的攝取量,若是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腸胃病、長期失眠的患者、孕婦或孩童應避免或盡量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飲品。


吃白飯易增飯後血糖!選用低GI食物代換穩血糖

若食用讓飯後血糖大幅上升的食品,不僅容易變胖,還會提升罹患糖尿病、心臟疾病的風險。岩瀬利郎特別指出,日本人最常吃的主食「白飯」,便是相當容易提升飯後血糖的食物。

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宏猷曾受媒體訪問說明,血糖過高會傷害血管內皮細胞,增加氧化壓力、細胞發炎,而引起血管病變,因而容易產生動脈硬化、動脈阻塞、血管性失智風險。

此外,高血糖也會干擾腦部清除β類澱粉蛋白的機制,與阿茲海默症密切相關。台灣研究發現,有吃藥的糖尿病患失智症風險是一般人的1.6倍、未吃藥糖尿病患失智症風險是2.4倍,不可不慎。

為了預防糖尿病與失智,岩瀬利郎建議攝取較不會引起血糖急速上升的低GI(升糖指數)食品來穩定血糖。可替換白飯的常見低GI穀物類食品包括:糙米、蕎麥、全麥麵包等。

《早安健康》營養師林宸安則建議,可將白飯換成醣類較少的花椰菜飯來穩血糖。此外,即便白飯已換成低GI的糙米也不能過量食用,建議民眾整體飯量至少與蔬菜量一致,不僅較有飽足感,也能蔬菜的膳食纖維延長消化吸收的速度,來控制飯後血糖不飆升。

少吃白砂糖!失智症是大腦的糖尿病

由於高血糖、糖尿病會提升失智症風險,少吃砂糖是預防失智症的重要一環。岩瀬利郎表示指出,近年甚至有專家認為,失智症是「大腦的糖尿病」,可見高血糖與失智症大有關係。

若真想吃糖,岩瀬利郎建議可將白砂糖替換成黑糖,與其相比,黑糖的精製度較低,相較不會令血糖急速上升。不過,國建署指出,黑糖雖給人健康的印象,但黑糖仍屬於「添加糖」,仍建議民眾應限量攝取,每日飲食中的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

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則曾於臉書專頁建議,若糖尿病患者可利用「食物換算法」,維持每餐固定碳水攝取安心吃甜食。比方說,想吃蛋糕時,由於一片110g的蛋糕醣量約為半碗飯,因此正餐的飯就要減少半碗的份量。


加工肉品高鈉、高脂肪不僅讓人胖!同時攝取含鉀食材幫助代謝

火腿、香腸等加工肉品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滋味,然而加工肉品屬於高鈉、高脂肪食品。岩瀬利郎表示,鹽份攝取過量是高血壓的成因之一,恐導致動脈硬化,提升失智、心肌梗塞、腦中風風險;脂質攝取過量會令三酸甘油脂、膽固醇上升,恐引起血脂異常。

若民眾真要吃加工肉品,岩瀬利郎建議,可同時多吃富含鉀的各類蔬菜、水果、海藻類、豆類食物,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鈉含量。在吃加工肉品的隔天,可食用脂質較少的魚類,或吃大豆製品等植物性蛋白質,達均衡飲食功效。

營養師黃乙心(營養師Feibi)曾與臉書專頁統整常見的魚類脂肪含量供民眾參考:

  • 低脂魚類:香魚、大黃魚、白帶魚、吳郭魚、刺鯧、旗魚、鮪魚等

  • 中脂魚類:鮭魚、虱目魚、大比目魚、烏魚、鱈魚等

  • 高脂魚類:秋刀魚、鯖魚等

拉麵聚集了眾多失智症風險因子!留意麵湯鈉含量,淺嚐即止

除了加工肉品外,台灣道地的湯麵、日本國民美食拉麵的鈉含量也不容忽視。岩瀬利郎提醒,味道濃厚的麵湯鹽分程度相當高,麵類的精製程度高、醣類多,若上方又放有富含脂肪的叉燒,聚集了眾多提升失智症的風險因子。岩瀬利郎建議,民眾吃麵時應避免把湯喝乾淨。

衛福部豐原醫院營養師張秋密則曾受媒體訪問建議,民眾在外喝湯時,盡量不要再加烏醋、辣椒醬、酸菜調味,並且每餐最多喝100ml,淺嚐即可。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喝咖啡睡不著超傷腦!失智症是大腦的糖尿病,5食物是腦細胞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