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台積電廠址挖出疑似史前遺址 台灣還有哪些遺跡也是意外出土

嘉縣台積廠址可能挖出哪種遺跡?

(同樣位在太保的魚寮遺址。圖/取自國家考古遺址出土遺物典藏管理系統)

台積電原預定在嘉義縣太保的嘉義科學園區興建2座CoWoS先進封裝廠,但5月動工後不到1個月即傳出疑似挖到遺跡,目前已暫時停工並由文資委員進行勘查,後續將依《文資法》辦理挖掘搶救。

  • 台積電嘉義CoWoS廠挖到遺跡 暫停施工搶救文資

雖然嘉義縣府公告中並未提到此次在台積電廠址發現的遺跡類型為何,不過據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官網列出的資訊顯示,同樣位在太保的還有另一處1940年代即已被發現的縣定魚寮遺址,且與嘉義科學園區僅有不到5公里距離。

魚寮遺址共發掘出2層不同的史前文化,下層為以繩紋紅陶為代表的牛稠子文化,上層則是大湖文化的魚寮類型,被視為是嘉義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史前文化的代表。

南科遺跡群歷史橫跨4000年

(南科遺跡中發現的「台灣第一狗」骨骸。圖/取自中研院研之有物網頁)

若要說到在科學園區內發現先民遺跡,位在台南的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可說成果最為豐碩。

根據中研院2018年專訪南科考古計畫協同主持人李匡悌的研究指出,南科園區自1995年進行開發後,在20餘年間共發現多達68處遺址,年代從4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至距今僅約2、3百年的明清時期皆有。

這些文化依照年代的不同,可分為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與明清文化等6大類。

而南科各遺跡出土的文物數量,據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0年9月公布的數據顯示,總數高達22萬多件,其中以史前陶器數量為最大宗。另外也發現了號稱「台灣第一狗」的完整犬隻骨骸,是目前全台已知最早的寵物犬。

當年為了完成考古,有1500多位新市、善化及安定地區的在地居民投入協助,也造就了台灣出土面積最大、年代範圍最廣的特殊考古成就。

台灣還有哪些大型工程曾挖出遺跡?

近年最著名也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應屬2012年蘇花改工程進行時,在宜蘭南澳鄉意外發現的漢本遺址。由於持續挖掘出新的史前遺物,最後甚至發現完整的史前文化聚落,讓考古規模不斷擴大,一度還差點背上造成蘇花改工程延宕的罵名。

考古團隊在當地共挖出3個不同文化層,年代約距今900年前至超過2000年前不等,橫跨新石器時代至金屬器時代。

除了當地生活聚落的各項遺跡之外,在出土的遺物中也發現玻璃珠、瑪瑙珠、銅錢等舶來品,顯示當時漢本地區已具有熱絡的海上交易。考古團隊推測,漢本人可能是噶瑪蘭族與阿美族的祖先,隨著遷徙而逐步融入台灣的眾多族群中。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表示,漢本遺址的重要性不下於著名的卑南遺址與十三行遺址,根據當地發掘出的煉鐵爐等物品,甚至可推測十三行遺址的煉鐵技術即有可能受到漢本遺址的影響。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積電南科擴廠需求 赴嘉市辦招募活動
斥資15億 南科考古館明開館營運
國4豐潭段工程 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