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帳上股票大賺爽訂車,結果要交車時卻慘賠了...他5年從780萬負債翻身1.3億資產:拿到手的現金才是錢

股票是一門沒有人會教你、涉及慾望與自我克制的學問,所以很困難。我們可以在學校學習知識,卻無法學習慾望與自我克制。我們反而將慾望視為是一種罪惡,誇飾一點來說,看什麼人買什麼樣的股票,就可以看出他的人生,從中隱約感受到這個人的個性或對人生的態度。

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股票投資之路失敗或毀滅。假如自己所做的某項投資失敗了,失敗的原因肯定出在自己身上,原因就在於自我崩潰。特別是沒有自制力的人,很難在股票世界生存下去。慾望越強,自制力就要越強。假設自制力不足,好勝心過強,過於固執和逞強,就很容易輸到身無分文。股票投資是一條不斷面對自我、鍛煉自我的修行之路。

我認為股票投資中,最危險的時間點有兩種,第一種是腦海裡認為「這支股票肯定會發!一定大漲!」的瞬間,出現「一定、肯定」這種想法的時候,真的非常危險。在股票大漲的時候,比起「一定、肯定」,我反而更常感覺到「為什麼」。「為什麼」這句話裡面,還保有一些餘裕和空間,但是「一定、肯定」裡,就沒有這種多餘的空間了。這世界上很多事情,保有餘裕再進行,會得到更好的結果。第二種情況則是失敗的時候過於逞強,想要一鼓作氣回本,大部分都會出事。不循序漸進逐漸賺回虧損,而是想要在一天裡透過一次性交易挽回一切、逆轉局面,肯定會出問題。

投資股票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也需要自我克制。我已經戒煙戒酒很久了,7年前我就已經戒菸,在家裡連罐啤酒也不喝。由於我需要觀察開盤初期的美國市場,還必須搜尋對股票有幫助的新聞,所以我認為保持好的狀態很重要。我盡可能滴酒不沾,就算偶爾小酌,也就是一罐啤酒的程度,一年裡也只會在幾次與朋友的聚會上喝酒而已。

還有,不要把股票投資順利、荷包滿滿的時期當作標準。順利的時候,我們會感覺世界上所有一切都微不足道,認為順利是一種理所當然,生活水準也隨之提升,但是這麼做,在股票投資的低潮來臨時,就很可能產生自我責備和責怪的心態。除此之外,要記得證券帳戶上顯示的數字並不是錢,只不過是一串數字,只不過是一天會漲跌幾個百分點的虛擬貨幣而已。光看著那串數字,我們很容易陷入荷包已經賺飽飽的錯覺,但是只有實際拿到手的現金,才是真正的錢。

我曾經發生一個與此有關、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幾年前,我因為大舉獲利,下定決心訂了一臺帥氣的車,但當時沒辦法立即取車,必須要等好幾個月。結果就在幾個月後,到了要領車的時間點,我的股票賠得唏哩嘩啦,心裡非常痛苦。經過一番波折,我的順位又被往後挪,要再等好幾個月才能領車。每個月的支出越來越多,開銷越來越大,為了維持著這樣的生活,心理的壓力自然也越來越大。為了擺脫這種壓力,我好像花了不少時間。尚未實現的股票收益會引起我們的錯覺,然而就像一棟動也不能動、想賣也不能賣的房產,就算價值幾十億,我們也不可能因此成為富翁。

此外,股票投資人是資本主義的修道者。不可以過於喜歡、過於恐懼、過於偏頗、過於匱乏,要保持情緒的穩定。我認為股票投資人,不就是在這動盪的市場上,必須保有自我的修行者嗎?聰明的股票投資者不會隨著市場的漲跌而悲喜交加。上漲也不會太高興,下跌也不會太難過,稍微有點玩世不恭的情緒狀態好像很適合用在投資之上。

作者簡介_成弦祐

高一時赴美,後自康乃爾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回國服役時擔任空軍翻譯官,並曾於三星電子任職。而後歷經9年修練,成為獨當一面的兒科專科醫師。雖千辛萬苦當上醫師,卻發現這個職業無法保證家人的未來而備感挫折,決定投入股市。經一年半苦心鑽研,制定出不會耽誤醫師本業、符合自己生活週期的的波段投資法──「天地人選股+狙擊手交易」。從1000萬韓元(依當時匯率,約26萬新臺幣)的種子資金,以及3億韓元(約780萬新臺幣)的負債開始,歷經5年時間,創造了稅後55億韓元(約1.3億新臺幣)的資產,2021年秋於首爾江南區零貸款買下一戶約30坪大的電梯大樓,實現心心念念的夢想。

本文摘自方舟文化出版《股市狙擊手的自白》


更多今周刊文章
勞保年金每月才3.4萬,但手上台積電(2330)卻價值8千多萬...一位從台塑退休的鄰居給我的投資啟示
「當初以為生女兒較輕鬆...」父母無奈看她月討1.8萬啃老:一個不為自己冒險、一個讓她成變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