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全球化趨勢推動國際教育課程 臺中一中4位同學錄取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臺中一中為因應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趨勢,積極推動國際教育,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自2014學年度起,本校成立「國際教育交流委員會」,由圖書館主任兼任統籌,專責彙整國際教育交流活動的成果,發展新興地區與學校,並與美國學校進行的線上交流課程。一中學生為國際頂尖人才,亦鼓勵學生申請國際知名大學。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臺中一中為因應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趨勢,積極推動國際教育,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自2014學年度起,本校成立「國際教育交流委員會」,由圖書館主任兼任統籌,專責彙整國際教育交流活動的成果,發展新興地區與學校,並與美國學校進行的線上交流課程。一中學生為國際頂尖人才,亦鼓勵學生申請國際知名大學。

林隆諺校長指出臺中一中自1915年成立至今百餘年,除了是追求臺人教育自主,更是臺灣菁英的搖籃,創校先賢毋負今日的教育前瞻,本校不僅在歷年的國際奧林匹亞競賽和科展中嶄露頭角,因應教育全球化及數位化,也不斷致力於與海外姊妹校及國際友好學校進行交流與互動。本校致力於推動國際教育課程化,我們期望能為校內這群才學兼備的青年學子打造更具領袖視野與風範的國際舞台,不只是台灣的頂尖人才,也是國際的頂尖人才!

張同學進入一中就讀之後,一直都稍微有往國外唸書的想法,但他申請早稻田的想法想法真正固定下來,是在他高一導師分享早稻田大學的升學管道後,他查找了早稻田的錄取標準及相關資料,發現他有不錯的機會可以錄取該校,張同學就確立了申請早早稻田大學的目標。另一方面,早稻田在日本也名列頂尖大學之中,尤其作為知名文科學校,他喜愛的很多日本作家也恰好都出生自早稻田,因此對該學校的印象不錯,因此他就將早稻田大學列為第一志願。

謝辰昊認為文組在台灣的出路可能比較受限一些,加上他自己未來想從事的工作是會需要用到多種外語以及具備溝通能力的,日本至今仍是亞洲重要國家,辰昊希望能夠赴日讀書以及在該校國際教養學部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才交流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拓展自己的人脈。

指出早稻田大學的國際學生數量是非常多的,加上他對於日本也是非常有好感,因此選擇了早稻田大學的國際教養學部,而家人、老師、朋友都非常支持,這讓他對自己申請學校具備信心。謝辰昊透過看Youtube觀看目前就讀早稻田大學的學長姐所分享的影片。

高同學申請的是早稻田大學的政治經濟學部。高同學大學想要多到外面看看,因早稻田很國際化,剛好他對於早稻田大學的政治經濟學部也有興趣,加上家人覺得到日本唸書可以增進國際視野並培養語言能力,在家人支持及鼓勵下他完成申請的繁雜流程。高同學透過學校公告和同學的分享知道該校的申請資訊,他指出申請過程中準備過程中,最麻煩的是準備備審資料時,需要去找翻譯社翻譯成績單。

鄭鈞嘉為本校語文資優班學生,鈞嘉表示他在語資班三年的學習歷程啟發他對社會科學的興趣,特別是「專題研究」跟「經典導讀」兩門課程。鈞嘉指出社會科學的研究為生活周遭的大小事提供了有邏輯性的解釋,而擁有這些知識可以讓他以更敏銳的觀察力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鈞嘉以他在語資班的專題研究小論文為例,他的小論文探討108課綱的施行和資優班相關法規,討論為何台灣仍有「重理工輕人文」的現象。

鈞嘉建議可以從更宏觀的視角看待自己生涯的發展與可能性,一中有好幾位就讀早稻田大學的學長,建議大家善用校友資源,大學四年除了課業以外,希望能跟更多同儕交流,同時深入認識日本文化。因為日本相較起來更重視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的人才,特別是少子化嚴重的今日,日本也積極招募外國人就業,鈞嘉預估畢業後,也許會就此留在日本工作或繼續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