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公民素養民調:過半民眾認為民代最重個人利益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發表「國人的公民素養民調(下)」,其中問及各級民意代表最重視的利益,55.5%受訪者認為是「個人利益」,學歷越高的人越是這麼認為。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23日發表「國人的公民素養民調(下)」,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55.5%)受訪者認為各級民意代表最重視的利益是「個人利益」。(中央社)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23日發表「國人的公民素養民調(下)」,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55.5%)受訪者認為各級民意代表最重視的利益是「個人利益」。(中央社)

其中一題問及民眾認為各級民意代表最重視的利益,超過半數(55.5%)受訪者認為是「個人利益」,29 %認為是「政黨利益」,認為民代重視「國家利益」的僅有9.3%。

進一步交叉分析,學歷越高的民眾,越是覺得民代重視個人利益而非國家利益。職業為軍公教的受訪者感受更為深刻,高達7成覺得民代重個人利益,只有0.4%認為民代重視國家利益。

台灣實施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後,民主制度逐漸成熟,調查顯示,高達8成民眾認同「現在的民主自由是許多人犧牲與努力換來的」。但同時,有超過4成民眾同意「民主不能當飯吃」,超過5成民眾認同「台灣的司法是有錢判生、無錢判死」。

黃昆輝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民主國家不但是要有民主機制,更重要的是人民的民主素養。他認為台灣人的民主和法治精神,至今仍被詬病,需要痛加檢討改進。

黃昆輝表示,享受過民主、自由生活的人,一旦失去,痛苦不亞於沒有飯吃。人除了溫飽,更重要是生活地有尊嚴,台灣好不容易擁有的民主、自由,值得大家珍惜,需透過學校、家庭、社會教育齊頭並進。

今天受邀評論民調結果的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賴振昌表示,人們普遍認為台灣是個「只有立場、沒有是非」的社會。晚上把政論節目打開,挺藍、挺綠涇渭分明,有些政治人物的支持者,更跟義和團沒兩樣。

賴振昌表示,民意代表照理說要「為民喉舌」,以公共利益為優先。但顯然台灣民眾瞭解「政治是高明的騙術」,學歷越高的人越不相信政治人物,「因為他們比較不容易被騙」。

對於超過4成民眾認為「民主不能當飯吃」,賴振昌說,民主確實不能當飯吃,但民主應該是「空氣」,沒有就必死無疑。

基金會在10月29日到31日之間,以電腦輔助電話訪問(CATI)調查全國年滿20歲的民眾,一共完成有效樣本1070份,在95%的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是正負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