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支付醫療費用佔比逐年增加 成國際趨勢

近日,衛福部公布去年台灣健保財務狀況,結果顯示連續五年的赤字問題終於獲得了解決,健保財務實現了轉虧為盈的突破。然而,根據一一○年國民醫療保健支出資料,台灣人年均醫療支出仍約為一九○○美元,僅為美國的五分之一和韓國的二分之一,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此外,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排名,台灣在各國醫療費用支出排名中大約介於俄羅斯和波斯大黎加之間。對此,健保署蔡淑鈴副署長表示,增加健保財源是一項必要的措施。

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智慧病人領袖學院院長湯澡薰表示,根據二○一九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無論是先進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國家支付醫療費用佔比逐年增加成為國際趨勢。

蔡副署長以台灣某肺癌標靶新藥為例,該藥號稱「天使之藥」,於二○二○年開始給付於有特定基因突變的四期肺癌病患,但後因超過原定兩億的財務衝擊限額,甚至為原定預計申報數三十倍,於二○二二年則調整給付於腦轉移的四期肺腺癌患者,第一線適用人數直接砍半。也由於增加新藥納入給付或擴大適應症,不得不討論財務衝擊及新藥擴大支出,近兩年政府從稅收結餘挹注健保預算,有助健保總額預算編列,但若在國家經濟成長的前提下,能持續以稅收補助健保,對能持續支應昂貴之新藥仍有助益。

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理事長蒲若芳強調,由於預算有限,許多有價值的新藥在共擬會議上,尚未被同意給付或是限縮其給付範圍,就好像先將未結帳的物品暫放在購物車上,遲遲無法下單。為了更全面關照民眾健康,相關單位應主動定期檢視、盤點這些藥品,方能有助於政策前瞻規劃。另外,系統性地檢視各疾病領域在治療照護的缺口,也是政府應盡的責任。

「智慧病人領袖學院」由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主辦,透過每年兩次的重要課程,目標建立一個平台,讓病人可以在學院提供的實體與數位化課程中,學習到政府在擬訂公共政策時所考量的科學知識與社會倫理法律的內涵,並更進一步擔負起「病人領袖」角色,在公共決策擬訂過程中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