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境研究院解鎖環境鑑識技術

國家環境研究院代理院長張順欽(左二)與該院鑑識專業技術人員合影。(記者王先國攝)
國家環境研究院代理院長張順欽(左二)與該院鑑識專業技術人員合影。(記者王先國攝)

國家環境研究院代理院長張順欽(左二)與該院鑑識專業技術人員合影。(記者王先國攝)

環境部由原環保署改制成立,國家環境研究院是環境部組織改造重大轉型指標之一。國環院代理院長張順欽今(五)日表示,國環院是由原環保署環境檢驗所及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二個機關合併為國家級研究機構,累積三十多年的檢測鑑識技術,是國家環境研究院最重要的資產,張順欽以攸關民生的三項議題為例,包括「追蹤爐碴大密技—環境指紋鑑定」、「探索顯微鏡下的真相—石綿」、「真金不怕火煉,XRF報你知」,透過這三種技術說明國環院的業務功能,以及未來的環境科學調查及研究應用。

為揪出造成環境污染的爐碴源頭,國家環境研究院已建置爐碴金屬含量特徵及結晶差異指紋資料庫,可區分鑑別不同製程產生爐碴廢棄物,縮小非調查範圍,循線找到污染源頭,提供強而有力的證據,協助各環保機關及檢警調單位糾察不法。

神奇卻致命的礦石「石綿」,纖維極為細小,是頭髮的千分之一,若不慎吸入肺部則易引起嚴重的致病風險,已被列為一級致癌物。纖細的石綿如混雜在建築廢棄物中,其鑑別有如大海撈針,國環院運用偏光顯微鏡、相位差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等特殊顯微鏡,並配合高階儀器,已完成技術建立,可精準鑑別出白石綿、青石綿、褐石綿等不同種類的石綿。

XRF(X射線螢光光譜儀)可同時測定金、銀、銅、鐵等五十一種元素,也可以鑑定貴金屬組成與含量,也適用於古文物、藝術品的真偽鑑定,是一種快速、非破壞式的測量方法。國環院巧妙利用本項儀器特性,可在大規模的污染現地快速輕鬆進行篩測,僅需帶回少量污染標的樣品,便可在實驗室進行後續鑑識分析,可作為污染範圍界定及高污染源篩選有效工具,大幅減少污染採樣及後續檢測成本,其效益比用來鑑別貴金屬還值錢。

國家環境研究院的願景是提供長期且穩定環境調查、環境技術開發,支持環境部政策,及深化整合我國環境科研,逐步建構一個融合臺灣特色的環境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