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擴權法下週續審 日媒直言:國民黨是中國的「特洛伊木馬」

即時中心/周欣儀報導

國會擴權法本週二讀通過,28日將續審。而國民黨、民眾黨強推法案讓台灣10萬公民集體上街「護民主」遊行也引發外媒關注。日媒《Newsweek》報導直指國民黨猶如是和中國裡應外合、潛入國會做破壞工作的「特洛伊木馬」。

日媒《Newsweek》以標題「國民黨是共產黨的『特洛伊木馬』」為題指出,在賴清德就任為台灣新總統之際,中國軍隊迅速展開周邊海域的軍事演習,以威脅台灣。同時,立法院中由國民黨和民眾黨主導推進的「改革法案」也引發了反對示威。而為什麼自認為「不是中國人」的台灣選民會投票支持國民黨?

面對中國積極的擴張主義,美國正在沿著中國視為對美防衛線的第一島鏈,強化軍備,重啟「島嶼防衛」戰略。中國在列島線各處進行挑釁的小規模衝突,但全面攻擊的主要目標是台灣。台灣地處地理中心,同時也是這條鎖鏈中尤為重要。

自1949年蔣介石在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中失敗後逃至台灣,國民黨在台灣實行了一黨專政。然而,1988年,首位台灣出生的「本省人」李登輝成為國民黨主席,並於90年代帶領台灣向民主國家轉型。

國民黨內的強硬支持者對此有所反感,在李登輝卸任後將其除名。即便如此,國民黨的選舉成績依然不差,其支持基礎主要來自100多萬從中國移居台灣的「外省人」及其後代。這些人不認為台灣是他們的故鄉,始終抱持著某一天能夠「重回中國」的夢想,儘管這個夢想變得愈來愈不可能實現。

隨著這種可能性越來越渺茫,國民黨從激烈的反共立場轉向了戰略性的親共路線。李登輝被除名後,大部分認同台灣為本土的「本土派」離開了國民黨。蔣經國於1975年接任父親蔣介石的職位,看到民族主義的興起,意識到外來的殖民主義無法持續,因此開始培養李登輝和蔡英文等具有台灣本省人背景的未來領袖。

2000年,民主進步黨(民進黨)首次實現政黨輪替,但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馬英九成為總統。馬英九是中國大陸移民的後代,對自己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強過於對台灣命運的關注。在他的任期內,中國加強了在台灣的滲透工作。

但國民黨許多政治人物選擇親中更多是出於經濟利益。連戰,在1996-2000年間擔任副總統,積極推動對中國的投資,如今成為跨越台灣海峽的大富豪。這些擁有美國一流大學博士學位的政治人物無法抵擋共產黨的金錢誘惑。

儘管在今年1月的總統選舉中國民黨敗給民進黨,但在立法院選舉中重新成為第一大黨,並主導親中派的議會。其首要行動便是削弱蔡英文總統於2019年頒布的「反滲透法」。

根據民調,超過70%的台灣人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但他們為什麼還是會投票給國民黨?對台灣而言,最危險的情況是當美國的軍事支持薄弱時,民進黨執政。為了避免最壞情況,「理性」的選民即便不滿國民黨也會戰略性地投票給它,而「直觀」的選民則支持民進黨。這種選擇造成了政權更迭。


這種情況可能會突然變得致命。例如,一位極端親共的國民黨總統可能會引發中國的攻擊。從歷史經驗來看,這並非不可能。國民黨是中國的「特洛伊木馬」。對美國和區域盟友而言,明智的戰略是加強台灣的軍事、經濟和心理防禦,以應對任何來自中國的攻擊。保護防線的中心對整個印太地區的穩定至關重要。

原文出處:快新聞/國會擴權法下週續審 日媒直言:國民黨是中國的「特洛伊木馬」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藐視國會罪內容定義不清 柯建銘痛批違憲離譜至極
揭524社運人群散場去向?他見「中國這1幕」:幸好在台灣
藍白強推「國會擴權」民眾擬發動罷免 張茂楠:先凝聚共識

看更多相關新聞
賴清德明確表態!國會「不可違法表決」!應尊重程序正義
提綠營6件過往「蘇貞昌嗆立委吵死了」游淑慧怒批:誰濫權
韓國瑜喊蓄積能量再出發 休假養傷行程曝
國會擴權法將續審 蘇巧慧問國民黨:真要把權利擴大成憲政怪獸?
國會改革網路風向大變?羅智強「拆穿民進黨謊言」網讚: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