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調查 釐清防疫功過
為了攻擊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有人誣指他拒絕台大醫院提出的BNT疫苗心電圖試驗,結果搜索舊聞可知,反而是指揮官陳時中第一時間並不認同,積極配合的是柯市長,台北市府與台大醫院也早就共同提出試驗方案。
凡此防疫期間的種種爭議,疫情過去,台灣社會也不想探究了,事實上百年大疫的3年歷程,顯影了台灣的美麗與哀愁,甚至拷問了集體靈魂,值得以專書來回顧、檢討與策勵未來。
要釐清防疫功過,最好的方法就是賦予國會調查權,在事過境遷後,以平靜客觀又科學的方式,把防疫期間大家接觸不到的決策與執行紀錄,好好翻出來審視,還原真相,找出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做為下一次防疫的參考。
然而,國會改革修法的釋憲案,你說大法官會怎麼判決?國會調查權的修法,會不會被判定違憲?或者,二一添作五,又來個「有條件合憲」?
國會調查權是什麼,大家看近期台北市議會對京華城案的調查便可體會。為什麼台北市議會可以調查已經卸任的台北市官員與施政?這就是議會的調查權啊!他們沒辦法懲處官員,主要是釐清決策與執行有什麼問題,以做為未來市府施政參考,是不是?
立法院如果可以調查防疫細節,方式與功用完全類似,也就是,不是要起訴,也不是要彈劾,那是司法與監察的功能,而是要檢討施政良窳與探究成敗原因,以做為未來施政參考。
可惜,連要制定一個合理的政策檢討機制都沒辦法,因為整個社會已經沒辦法平心靜氣,以客觀又科學的態度來討論事情了。
你看,也有一些人在亂扯說柯市長扯防疫後腿,事實上那些人根本搞不清楚為何台灣在前半段的防疫可以成功。是這樣:三級警戒跟疫苗,在前半段防疫,都是多餘的!台灣靠著戴口罩、疫調與隔離,跟暫停餐廳內用與大型聚會,就可以清零了。
疫苗發揮功用是在後半段的Omicron疫情,但這時,疫苗施打率並不十分理想,才會導致上萬人死亡。Omicron防疫,在2022年4月6日解封,實在太早了,應該再圍堵一陣子,等到疫苗覆蓋率更高,對老人家的保護力才會更好。
上述這些眉角,如果有國會調查權,就能協助釐清,然後公民社會一起來討論,提出建議,才能讓防疫體系更加完備。(作者為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