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核武支出去年猛增13% 美國是最大支出國

俄國可以用來發射戰術核彈的伊斯坎德短程彈道飛彈。維基百科
俄國可以用來發射戰術核彈的伊斯坎德短程彈道飛彈。維基百科


非政府組織「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CAN)17日提出報告表示,全球擁核國家,在2023年的核武支出比2022年猛增13.4%,世界可說正進入新一輪的核武競賽。

根據ICAN釋出的報告,9個持有核武的國家,在2023年總計花費914億美元(約2.96兆台幣)在核子武器與相關設備上,比前一年增加13.4%。其中,光是美國的支出就佔515億美元,比另外8國的總合還多。

核武支出第二的是中國,有119億美元。第三是俄國,支出83億美元。英國以81億美元排第四,法國以61億美元位居第五。接下來依次是印度(27億美元)、以色列(11億美元)、巴基斯坦(10億美元)與北韓(8.56億美元)。

其中,俄國可能因為俄烏戰爭的軍費開支,核武方面支出放緩。以色列也因正在進行的加薩戰爭,核武支出受到影響。美國正積極全面翻新、現代化其核武系統,包括彈道飛彈潛艦、新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等支出,使其核武開支一騎絕塵,其增幅佔2023年總增幅的80%。

整體而言,2023年的核武開支,比起ICAN首次開始進行統計的2018年,已經暴增逾33%。ICAN執行長帕克(Melissa Parke)說:「可以公平地說,目前正在進行一場核武軍備競賽。」

而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同日發表的另一項報告,全球核彈頭總數在2023年,從前一年的1萬2512枚,減少到1萬2121枚。但SIPRI指出,這是因為各國仍持續拆除冷戰時期的老舊核彈頭,但是處於隨時可以發射狀態、部署在彈道飛彈中的核彈頭高達2100枚。而且2023年看來是中國第一次把核彈頭部署成為隨時可以發射的高度警戒狀態。

SIPRI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研究部門主任威弗瑞德‧萬(Wilfred Wan)說:「自冷戰結束以來,我們從未見到核武在國際關係中扮演如今天這樣吃重的狀況。」

更多太報報導
瑞典智庫:中國核彈頭今年達到500枚 可能已首度部署24枚
中國醫生為搶救病患授課遲到 竟遭罰款8800元輿論譁然
南韓醫界罷工愈演愈烈!首爾多間醫院教授今起無限期停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