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通膨重演1970年代災難?目前應只是「Sugar High」(3-1)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已砸下數兆美元緩解疫情造成的經濟衝擊,也將再斥資數兆美元振興經濟與就業,而近來汽油價格上漲、全球半導體晶片嚴重短缺和蘇伊士運河「卡船」事件更加深了物價飛揚的擔憂,雖然聯準會一再重申通膨升溫將只是暫時現象,但隨著美國國債如滾雪球般暴增,華爾街與部分華府人士開始對美國可能重演1970年代式的通膨失控飆升感到擔憂,這樣的擔憂是否合理?我們當然希望如同聯準會所言,通膨只是經濟強勁復甦點燃的一場煙花,稍縱即逝,但萬一通膨最終真的轉變成為經濟軌道上的失速列車,又會帶來什麼挑戰?

不令人意外 美國通膨確實在升高

對通膨突然飆升的擔憂可能讓許多投資人和經濟學家夜不成眠,但他們的擔憂並非毫無根據,近來的數據顯示美國通膨確實正在升高。

上周五(9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宣布,美國3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經季調後月升1%,與去年同期相比更大漲4.2%,創下2011年9月以來最大年漲幅,且兩項數據均遠超出市場預期。不過,由於去年3月美國剛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比較基期較低,也是今年3月通膨年增率急升的原因之一。

3月美國PPI各分項指數幾乎全面上揚,其中,製成品價格更創下2009年美國政府開始追?該指標以來的最大漲幅,主要由汽油價格大漲8.8%所推升。

花旗集團經濟學家Andrew Hollenhorst對此表示:「雖然數據超出普遍預期和我們的預測,但基於經濟解封下的需求高漲與全球供應鏈問題,物價漲得比較多也不是太令人意外」。

但眾人心中徘徊不去的擔憂,仍舊是這波通膨是激勵措施帶來的暫時「高糖效應」(sugar rush),還是會讓人頭皮發麻的一直持續下去?

投資人擔心隨著經濟完全解封,壓抑已久的消費者需求所引爆的物價飆升,可能迫使聯準會重新考慮其貨幣政策。聯準會一直試圖淡化這樣的預期,並一再重申隨著經濟逐漸恢復正常,物價飆漲將只是暫時現象。

聯準會上周三(7日)公布份3月16、17日的會議記錄,內容顯示雖然美國央行預測今年經濟將迎來近40年最強勁的增長,但也認同美國經濟距離聯準會的長期目標仍然遙遠,且經濟前景仍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決策官員認為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經濟環境才會改善到足以讓央行考慮縮減當前的支持力道。

聯準會此前即一再重申,只有在經濟達到就業最大化,且通膨升至2%或略逾2%一段時間之後,央行才可能調升利率。根據聯準會3月會議後公布的最新點陣圖,該央行到2023年底都可能按兵不動。

聯準會主席鮑爾上周四出席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舉行的年度春季論壇時再度重申,聯準會距離縮減對美國經濟的支持仍然非常遙遠,而今年預期中的物價上漲可能只是暫時現象。

儘管有了這些保證,但華爾街仍然非常擔心央行突然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膨飆升。隨著美國加速擴大接種新冠肺炎疫苖使經濟前景益發明朗,以及美國政府在推出1.9兆美元新一輪紓困方案後,又再提出規模達2.3兆美元的大規模基礎建設計畫,對通膨急漲將帶動利率升高的擔憂使前一陣子美國金融市場陷入劇烈震盪,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3月底一度觸及14個月高點1.776%。

之後在聯準會一再保證將維持超寬鬆政策不變的承諾下,美國10年期債息一路回落至1.7%以下,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為之一振,在科技股帶動下,標普500指數上周更連續3日改寫歷史收盤新高。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Sarah House表示,雖然供應鏈陷入瓶頸與經濟逐漸全面重啟將推升通膨,但聯準會仍可能繼續維持政策不變以觀察近期通膨升溫的影響是否一直持續到今年過後。和其他許多經濟學家看法類似,她也認同現在還不必擔心物價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