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大環境困頓 年輕世代出走尋未來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伊斯坦堡28日專電)經濟困頓及高壓政治讓越來越多的土耳其年輕人赴外尋找未來。同在新聞業的奧默(Omer)對中央社說:「我們全都想走,你們(外媒)卻一直來,我不理解。」大選將近,更多人已「用腳投票」離鄉背井。

25歲的土耳其大數據學者傅希吉(Bulut Ficici)被挖角赴荷蘭工作時,他毫不猶豫地打包,拋下在伊斯坦堡的生活及友人。他對「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說:「我愛土耳其,但再也無法負擔住在伊斯坦堡這樣城市的開支。」

他說:「政治及經濟情勢持續走下坡,是該離開的時候了。」

傅希吉並非出走首例,隨著5月14日的大選逼近,許多土耳其人因為不信任政府、言論自由遭打壓、通貨膨脹及不斷惡化的商業環境而離去。

德國智庫康拉德阿德諾爾基金會(Konrad Adenauer Foundation)最近一項調查顯示,18至25歲的土耳其人中,逾70%的受訪者表示更樂意居住他處,超過60%表示看不到土耳其的美好未來。此外,不只年輕人苦尋出路,根據土耳其反對黨共和人民黨(Republican People's Party)2021年的報告,土耳其外移的百萬富翁數量居世界第3。

這份報告指出,2000年至2021年間,約2.3萬商業人士離開土耳其,其中百萬富翁就有1萬人。土耳其2020年資本外流達到近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比2012年的外流金額高40億美元。

土耳其境況並非一直如此,更一度是區域經濟火車頭。現任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2003年首次擔任總理時,土耳其經濟繁榮,失業率下降。如今迎來建國百年,土耳其本應歡欣慶祝國家發展蒸蒸日上,但倫敦都會大學(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政治學副教授奧茲圖克(Ahmet Erdi Ozturk)表示,艾爾段試圖建立的「新土耳其」逐漸陷入威權主義。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來已有幾波移民潮,但自從政府2013年鎮壓伊斯坦堡哲吉公園(Gezi Park)抗議活動及2016年的失敗政變以來,又掀起一波外移潮,無論是學生、年輕專業人士、名人、中上層階級甚至宗教團體,紛紛加入近幾十年來主要於歐洲定居的僑民社群。

根據土耳其外交部數據,目前逾650萬名土耳其人在國外居住。

這樣的狀況可能不會好轉。執政黨正義發展黨(AK Party)因經濟不佳等因素,支持率不斷下降,眼前的選舉恐怕是場苦戰,但是6大在野黨迄今還沒有宣布總統候選人。

奧茲圖克說,人們需要國家積極轉型才願考慮回歸,如果政府更迭且有恢復至過往的發展,「可能會看到回流」,但現在大多數離開的人都看不到改變的希望。「看來在選舉後,我們可能會看到另一波想離開土耳其的人。」

傅希吉雖說很享受在荷蘭的工作及生活,但他希望30或40多歲的時候,能回家裡「過好日子」。他認為自己這一代人是不幸的,回憶成長過程,當時經濟更佳,家裡的狀況也並非瀕臨生存邊緣,自己更開心。

他指出:「今天,我認識的大多數人都很緊繃,不僅是因為經濟困頓,還因為政府。我們害怕在社群媒體說出心聲或分享想法。有種集體恐懼讓人們想離開。」

人口外流也使土耳其付出代價。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研究員糾西昆(Alper Coskun)指出:「我們聽聞許多人在談離開的事情,這是嚴重的問題。」人才是土耳其的重要資本,卻正在流失。執政黨及其政策明顯與年輕世代脫節,老一輩人挺執政黨的力度則較強。

39歲的電機工程師登薩(Gokce Tunca)不支持自家政府,2019年起旅居法國南部。她表示:「過去20年裡,我們看到的是同一個政府。他們有自己的風格,不適合我。」

她說:「如果情況好轉,我一定回土耳其。現在我感到無能為力,無法改變任何事情。這些年來購買力一步步下降,我不相信政治制度。這就是我決定離開的部分原因。」

「法國是宜居的好地點,但不是家」,登薩說道。(編輯:陳惠珍)1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