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德商對台未來3年經濟發展 樂觀

德經處發布《二○二三/二○二四年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處長林百科(右)親自交予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圖:德經處提供)
德經處發布《二○二三/二○二四年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處長林百科(右)親自交予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圖:德經處提供)

▲德經處發布《二○二三/二○二四年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處長林百科(右)親自交予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圖:德經處提供)

德國經濟辦事處發布《二○二三/二○二四年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近六成在台德商對台灣未來三年經濟發展持樂觀態度,也有高達四八·五%的公司計畫在兩年內於台灣進行投資,包括人才培訓與建構在地生產設備等,顯示德國公司對台灣市場深具信心。

德國經濟辦事處首席代表暨處長林百科表示,雖然二○二三年對許多在台德商充滿挑戰,但逐漸緩和的供應鏈危機,也讓德商們逐步看好台灣的經濟發展。此外,受訪德商中有高達四八·五%打算在未來兩年在台投資,更顯示企業對台灣市場深具信心。調查報告也指出,勞動力短缺與能源轉型等問題,都有待政府相關單位解決,將有助吸引更多德國企業來台投資。

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資料指出,德國對台投資與二○二二年相比仍大幅增加,二○二三年總額高達十五億五千三百萬美元,成為台灣第二大外國投資國。該調查報告指出,在台德商的營業額收入超過新台幣十億元的比例,從二○二二年的一六·一%增加到二○二三年的二一·六%,收入在新台幣二·五億元至十億元之間的公司達到二八·九%。不過,在息稅前利潤(EBIT)方面有顯著變化。二○二一年和二○二二年有超過五成的公司報告息稅前利潤增加,但在二○二三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二九·五%)的公司能增加息稅前利潤,象徵著相對較低的商業表現滿意度。

全球經濟成長(五九·二%)與台灣經濟成長(五四·一%)仍是企業最擔心的問題。兩岸關係仍與去年相同位居第三位(五四·一%),惟兩岸加劇的緊張局勢仍被視為日趨增高的負擔,超過三分之一的供應鏈已受到負面影響,且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預期商業活動將遭受衝擊。

在台德商面臨最迫切問題之一,仍是招聘技術純熟的技師和員工。近三分之二(六四·九%)的受訪者指出,在填補空缺職位時遇到找不到合適人才。技術人員(四九·二%)和工程師(四一·三%)是最常被提及的職缺。為解決優秀人才招募困境,絕大多數的企業贊成(七四·五%)在大學教育體系之外,建立結合理論與實作的雙軌職業教育訓練。這與現在德國國內正大力推行的雙軌技職教育趨勢相符,該訓練模式被視為德國教育體系與經濟發展的基石。

根據過去八年《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發現,在台經營的德國公司願意投資的意願達到歷史新高。二○一五年僅一五%的企業在未來兩年願意投資台灣,這個數字在二○二三年上升到四八·五%。員工發展和培訓投資(六四·六%)仍是德國企業首要任務,其次是銷售、行銷和業務發展(六○·四%)。此外,今年也發現有更多企業對生產設備進行更多投資(三五·四%),比去年(二五%)上升一○·四%,代表企業對在地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在充滿挑戰的二○二三年之後,在台德商對二○二四年台灣的經濟發展更加樂觀。幾乎每兩家公司中就有一家(四五·九%)預期台灣經濟將改善,這比去年的結果(二三·四%)顯著增加二二·五%。對未來三年發展預測甚至更加樂觀:超過一半的公司(五九·二%)預期台灣經濟將改善(四八%),甚至顯著改善(一一·二%)。

經濟展望會議中,該信心調查報告正式遞交給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德國在台協會處長許佑格博士也上台發表歡迎詞。德國外貿與投資處台灣及菲律賓處長賀軒就台灣大選後的經濟展望進行簡報。來自德國知名企業多位代表在三場對談中,對其商業領域現狀及願景亦進行深入討論,共同探討德國與台灣的經濟發展與挑戰,並分享重點產業前景預測與未來展望。講者群為:台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艾偉、台灣福斯集團總裁安薩瑞、台灣賓士總裁金恩中、台灣創浦總經理柯沐均、台灣博世董事長暨執行董事石安德、台灣默克集團董事長李俊隆博士、台灣英飛凌科技總經理陳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