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黨推國會職權修法 美媒:北京可能成為贏家

(中央社記者石秀娟華盛頓27日專電)在野黨推動國會職權修法引發爭議,「外交家」雜誌專文指出,台灣總統剛就職,沒必要跳過民主程序快速修法;且提案內容涉及為中國開方便之門,「北京可能成為台北倉促通過新法的贏家。」

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26日刊登專文,標題為「在立法中,細節很重要,台灣應該記住這一點」,副標則是「北京可能成為台北倉促通過新法的贏家。」

這篇文章由美國非營利組織國際共和研究會(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東亞暨太平洋研究主任金恩(Adam King)以及該智庫主席垂寧(Daniel Twining)共同發表。

兩人在文章指出,立法院推動修法的整體用意是好的,對行政部門建立監督機制的適當法律可以強化台灣的民主制度。但目前這些提案卻有兩項重要缺點,首先是修法速度,其次是修法內容。

文章指出,台灣總統剛就職不久,立法院就決定這些法案是優先事項。然而,台灣在沒有這些法律的情況下,已有數十年的繁榮。這些法律有必要性,但沒有急迫到必須倉促過委員會,或者要盡快強用表決的方式通過。

文章說,外界也注意到提案內容有問題。例如,條文用字不明確,少數立委就可要求公務員接受聽證或備詢。另外,認定官員或公務員藐視國會的門檻太低。

文章指出,草案賦予立法院可進行任何類型的調查,甚至可對民間或私人部門的非政府單位行使調查權,這更是令人擔憂。可能會有立委因政治動機調查公民團體,甚至讓其關閉,這與威權國家公民社會面臨的問題類似。

文章舉例指出,相關提案可能讓少數親中的立委有權審計台灣公民團體的內部資料,特別是監督中共官方宣傳和假訊息的社團,如此一來將會造成寒蟬效應,影響台灣社會的自由。保有這樣的自由對台灣的民主韌性至為重要。

文章說,這些提案引發超過10萬民眾抗議。與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相比,當時的運動成功阻止立法院通過會使台灣經濟更依賴中國的貿易協議。立委應從太陽花學運學到教訓,亦即立法過程必須聽取民意,建立共識,制定獲民眾支持的法律。

文章說,現在推動立法的立委們正試圖在民眾全力動員前就快速完成立法,表示他們也知道法案內容可能有問題。這將會創下先例,助長社會的不信任,導致台灣民主倒退,這也將對台灣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編輯:陳慧萍)11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