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全資子公司返台 擬鬆綁

中國時報【王莫昀╱台北報導】

百分百台商在陸轉投資公司,直接回台投資被視為陸資,昨遭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質疑,根本與政府當前爭取台商回台氛圍背道而馳,要求政府應對台商開大門走大路。對此,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與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都允諾半年內檢討。

藍委憂影響投資意願

據瞭解,經檢討後決定鬆綁,這些原本被視為陸資的台商成功「正名」後,將適用「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被視為一般台商,享單一窗口服務、工業區土地兩年免租金、國發基金優惠貸款,財政部研議提出的租稅優惠方案,勢可大幅拉升台商回台發展意願。

經濟部、陸委會、國發會等昨日在立院經委會就「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等專案進行報告,曾銘宗質詢時表示,現階段台商登記在大陸的子公司,即使100%持股,回台投資時仍會被視為陸資,除非繞道香港等第三地,再返台投資,才不會被視同陸資,但台商卻會因此須先分配盈餘給香港的公司,進而須先上繳10%的分配盈餘,此將影響台商回台投資意願,呼籲政府半年內評估改善。

服務業未來一體適用

邱垂正指出,政府歡迎台商回來投資,若是台商在大陸100%投資的子公司,有這類問題,陸委會將檢討政策改善的可行性。經濟部次長王美花也說,會與陸委會檢討。

對於立委何志偉關切,服務業回台不適用「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但像5G資通訊服務未來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另有許多服務業對提振內需市場也很重要,建議「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應讓服務業一體適用。不過經濟部官員表示,「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是為製造業設計,如取得工業區土地租金優惠等,不過台商海外資金回台專法《海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可望在6月出爐,未來上路,服務業也可適用。

今年已18家回台投資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表示,從今年1月1日起至3月22日,已有18家廠商通過審查,總投資金額達570億元,約可創造7700個就業機會,另已排定22家廠商進行審查,預計將創造投資金額400億元以及超過1000個工作機會,後續還有30家廠商正在評估回台,且廠商家數持續增加。

更多追蹤報導
台商怒控:蔣孝嚴收錢不辦事
史上大規模!50台商回流估挹注2500億
台商回台獵地 桃園成大熱區
台商受陸補助 國台辦:依法依規
穿梭兩岸 台商報稅精打細算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