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專長跨域交通!台大首位「校學士」畢業狂拿170學分 證書將被收入校史館

台灣大學於今日(5/25)舉行了112學年度畢業典禮,今年焦點之一是原本主修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賴奕達,他跨域學習工學院土木系,5年取得超過170個學分,成為台大「校學士」制度下的第一位畢業生。

賴奕達原本主修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因對交通運輸的濃厚興趣,升大四那年暑假申請跨域學習工學院土木系及社會科學領域的課程,賴奕達大四還前往國外交換,在大四、大五這2年內,總共修習約50學分,最終成功修完超過170個學分,以「空間政策與規劃科學領域」取得校學士學位,其畢業證書也將被典藏於台大校史館。

賴奕達表示,校學士制度讓他能夠自行組合跨領域課程,進行藍圖規劃,並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校方的支持與輔導。他強調,透過這個制度,能夠有效地將地理系的知識應用在交通運輸上,如運輸規劃與鐵路工程,並進行多元領域的專題研究。

台大首位校學士賴奕達,畢業證書將典藏在台大校史館。台大提供
台大首位校學士賴奕達,畢業證書將典藏在台大校史館。台大提供

賴奕達撰寫的《鐵路立體化的都市縫合效果:評估程序建立與實例分析》學士論文,融合了空間資訊科技、東亞研究和輿情蒐集等多領域的專長,獲得了台大學士論文獎,畢業成果既具跨域廣度也富專業深度。

賴奕達提到,雖然在大四、大五兩年間修習了大量的課程,但校方的系統性支持讓他能夠順利完成學業,並沒有感到過多負擔。他表示,校學士制度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自由和探索機會,尤其適合那些希望在學術上有更多跨領域發展的學生。賴奕達也已錄取台大地理系碩士班,計劃延續鐵路立體化的研究,探討其對都市結構的影響和都市縫合的效果。

對於自己的畢業證書將被台大校史館典藏,賴奕達表示很開心,而校學士可協助學生跨學系探索更多領域,且有明確目標追求新的領域或綜合領域,校方也提供系統性支持,希望有更多人來參與。

台大表示,賴奕達的成就不僅是個人的榮耀,也是台大「未來大學」政策的一大里程碑。自111學年度推行以來,校學士制度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跨越傳統科系框架,已有來自各學院的50位同學就讀,展現了學生在自主、跨域與創新方面的巨大潛力和實踐力。這一制度讓學生可以自由規劃學習模組,完成後獲得校學士學位,充分體現學生自主、跨域、創新的能量與實踐力。

更多太報報導
台大校長勉畢業生培養挫折忍耐力 RQ成未來教育重要元素
補教師轉發文「社運妹最好上」挨轟 2機構火速解聘:永不錄用
微熱山丘首度在COMPUTEX設奉茶坊 AI大咖吃得到經典台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