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強晶片2/「鋼鐵擂台」成真!輝達能模仿機器人對戰首富特斯拉台廠要選邊站

輝達大動作宣布進軍機器人市場,不讓特斯拉專美於前。(圖/美聯社、翻攝自not elon musk推特)
輝達大動作宣布進軍機器人市場,不讓特斯拉專美於前。(圖/美聯社、翻攝自not elon musk推特)

[周刊王CTWANT] 「真沒想到老黃的壓軸戲居然是機器人!」看到一排機器人從舞台上浮現,當時正在美國加州參加GTC 2024開發者大會的業內人士大呼驚訝。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在美國時間18日的GTC 2024開發者大會上,長達兩個小時的個人秀後,邀請兩隻搖頭晃腦、個性不同的小機器人一起做演講總結,被許多媒體稱為「無預警的小彩蛋」,以此宣傳自家的全新專案GR00T,這是一個專為人形機器人設計的通用基礎模型。

「黃仁勳不但是AI教父,也象徵著AI發展的風向球,如果輝達要認真做,就能跟特斯拉打對台了。」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中國目前也在積極從事這一行,未來台灣業者勢必要開始看風向、選邊站。

2011年的電影《鋼鐵擂台》(Real Steel),故事中的格鬥機器人「亞當」模仿著男主角的揮拳姿勢,重拳擊敗了另一台聲控操作的「宙斯」;科幻電影可說是科技時代的夢想家,而今,隨著AI技術的快速堆疊,機器人不再只是侷限於程式設計後的行為,會模仿、可創造,輝達正在用AI重新定義機器人市場。

「為通用人型機器人建立基礎模型,是當今AI領域最令人振奮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黃仁勳的高聲一呼,各項關鍵技術正在匯集。

高盛最新的《人形機器人專題報告》提到,隨著技術進步、成本降低與潛在需求增加,預計到203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出貨量可達140萬台、市場規模380億美元;雖然西方公司擁有先進的AI軟體模型,但亞洲可能成為製造中心,因為亞洲擁有廣泛的供應鏈基礎和較低的製造成本。

機器人已經使用在醫療領域,加上AI勢必會研發出更多新應用。(圖/報系資料照)
機器人已經使用在醫療領域,加上AI勢必會研發出更多新應用。(圖/報系資料照)

高盛報告表示,「端到端」的學習能力和多模態AI大模型的賦能,大幅提高了人形機器人的技術可行性,帶來了產品性能的顯著提升和快速反覆運算;成熟的零件供應鏈也讓高規格的機器人原料成本,從2022年的約25萬美元下降到2023年的15萬美元,加速了應用的可行性。

面對這一新興領域的巨大潛力,高盛表示,「供應鏈元件股是明智的早期投資方向。」

中國廠商包括傅利葉智能、優必選、達闥、小米、小鵬、華為、科大訊飛、智元等,早就開始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的市場。

中國主管工業發展的工信部去年11月推出《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表示到 2025 年,要初步建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元件安全有效供給,且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製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範應用,培育 2到3 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以及2到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

中國官方已將機器人產業列為重點扶植項目,連小米都有佈局。(圖/翻攝自小米YouTube頻道)
中國官方已將機器人產業列為重點扶植項目,連小米都有佈局。(圖/翻攝自小米YouTube頻道)

北京今年3月開始建立相關產業聚落,可見來勢洶洶,世界首富馬斯克 (Elon Musk) 所主導的特斯拉Tesla,也在去年7月就將旗下的Optimus人形機器人搬到上海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展覽,可見多麼重視中國市場;第二代的Optimus Gen 2也在12月亮相,型態更輕速度更快。

不過這次輝達推出的是機器人大腦,包含驅動機器人與AI的電腦系統「Jetson Thor」,以及一組包含生成式AI和其他工具的軟體套組「Isaac」,讓機器人能根據語言、影像、以及最重要的「人類示範」,也就是模仿去做動作。其他公司可根據需求購買並安裝進機器中,不用從工程師寫軟體開始,大大降低進入門檻,引發不少中國企業關注。

「2024年是人形機器人年,沒有比這更通用的機器人硬體了。」輝達AI高級研究科學家Jim Fan在其社交軟體上表示,GR00T專案是為人形機器人學習創建通用基礎模型的新舉措。「我們相信,未來每一台移動的機器都將是自動化的,機器人和模擬智能體會像iPhone一樣無處不在。」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地表最強晶片3/一個小logo讓「這家」連拉5個漲停板 台灣機械業迎AI變身黃金十年
體育大亂鬥1/培訓近千選手卻無預警遭拔 舞蹈會前主委淚崩:選手非選票
星談心/守夜人樂團大玩陰影面積 女主唱竟因「林志玲」被嘲笑

看更多相關新聞
輝達軟硬通吃「老黃像AI傳教士」業者想入教 分析師:有應用就沒泡沫
「鋼鐵擂台」成真!輝達能模仿機器人對戰首富特斯拉 台廠要選邊站
AI PC晶片方案 英特爾、高通 各出奇招
輝達點名人形機器人!百達看好AI成催化劑 建議這樣布局
智庫:中國大陸重演產能過剩倒灌全球 恐升高貿易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