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無法事前得知!全球科學家都在找精準前兆

0403花蓮地震,半年過去,還是不斷監測到餘震,但何時有地震發生,仍然無法像颱風一樣,能事先做預報,只能在地震發生後,最快速度監測發出警報,儘管針對地下水、電磁波、氣體變化,不少科學家都有在做研究,但至今沒有一個準確前兆,能精準算出,地震發生的時間點和規模。

圖/TVBS
圖/TVBS

國震中心結構監測與控制組組長趙書賢:「加權韌性是一個我們判斷,它燈號的一個指標,那它代表的概念是我這個結構,受到地震力的變形狀況。」

只要社宅所在地,發生震度2以上的地震,10分鐘後這套系統,就能立刻跑出結果,綠燈就代表結構沒有受損,萬一到了紅燈,就是建議立刻疏散人員,這套結構安全監測系統,將全面在社宅內安裝。

國震中心結構監測與控制組組長趙書賢:「主要是地震來的時候,我們就看它的反映的狀況,然後去做分析。」

能快速掌握結構有無問題,靠的就是這個小小一台「感測器」,會分散裝在建築物內部,建議一棟樓最少要裝三台,才能較精準監測。

國震中心結構監測與控制組組長趙書賢:「透過受震反應的分析,我們就可以了解結構的震動特性,後進一步去追蹤這個地震波,會不會造成結構的損傷,那如果有損傷的話,也可以人員立刻撤離,那所以我想它的好處就是,地震後我們可以馬上透過訊號,然後客觀的推估結構的狀況,然後提供管理單位做,就是做緊急震後的決策跟應變。」

震後處理隨著科技進步,提升精準度,當然就是希望用最迅速的方式,能知道地震有帶來哪些損壞,提早因應降低人員傷亡,畢竟地震何時會發生,目前仍然是未知數。

記者周祐萱:「每回有颱風生成,氣象署的資料都能夠事先做預判,但是每次有發生強烈地震,所發出的國家級警報,都是在地震發生之後,才提出的示警,目前我們的技術,仍然是沒有辦法對於地震要發生,做出事前預判。」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廖哲緯:「那我們就利用這個時間差,什麼時間差呢,這個時候地震波還在這裡,還沒有傳出去,但是我們的電磁波,馬上就可以往外傳(示警)了。」

就是因為無法預判,所以全台架設,高密度的地震測站,至少靠著電磁波傳的,比地震波還要快的特性,能知道地震在哪出現了,哪些地區民眾要注意。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廖哲緯:「地震它發生的位置還有就是它的規模,就是它的大小,然後再來就是它的時間,時間要明確一點,像我們知道說可能有一些民間的,一些預測人士他們過去可能說什麼,(舉例)下半個月在南台灣,有規模六以上的地震,那對我們來說其實這樣的,資訊是略顯不足的,因為這樣子變成說,長達半個月的時間,然後南部地區,那到底要做什麼樣的因應,因此現在我們在全球的科技範疇之下,比較有效的還是用預警的方式。」

地震發生的原因,最主要是板塊的擠壓,板塊運動過程中互相碰撞,累積應力,無法承受應力時,地殼就會釋放出地震波,而應力何時達到臨界點,難道沒有前兆能追蹤嗎?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你地下水的變動也好,或是地底下釋放出某些氣體出來也好,這可能還有其他因素造成,不是單單只有一個地震上,可以造成這種現象,那所以變成說我們過去很多科學家,在利用各種方法去偵測,它的一些前兆現象來講,它的成功機率並不是非常高,最高可能達到50%而已。」

也就是這些變化,還沒有科學證據證明,和地震是最直接相關,更難以得知,準確的時間點,讓預測地震持續面臨種種挑戰。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我們在做氡氣的預測,我們的確在很多的一些地震之前,例如說我們講,2004年的成功地震它規模到6.8,那個在前面一個月一個多月,其實它釋放出來的氣體,已經產生改變了,我們是有偵測到,這種現象我們其實也已經在國際發表了,但是這種研究來講,我們沒辦法告訴你,那它可能發生地震有多大,或是它發生的時間點在什麼地方,我們沒辦法告訴你。」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廖哲緯:「像是馬陸、蚯蚓、地震魚,甚至是天空的什麼地震雲之類的,那其實就我們的一些學術上的研究,它兩個是比較沒有那種,一對一完全的正相關,當然我們也不否認(關聯性)。」

全球科學家都還在找答案,因此平時建築物物品,做好耐震準備,是當前至少能降低災害的超前部署。

更多 TVBS 報導
1天連2震!21:17花蓮5.0「極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21:58花蓮又震!規模5.2「極淺層地震」 3地區震度達3級
0403花蓮地震災後重建!中繼屋動土 災民:終於有家住
地震後記得檢查家中電器!台電授「3步驟」避免二度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