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百年歷史清醮法會 家戶繳丁口錢全鎮茹素5日

人手一盞燈,排成一個大大的福字,南投埔里13日凌晨開始全鎮齋戒茹素,都是為了三獻清醮祭典,店家攤商都配合賣素食,或者乾脆歇業到廟裡做義工,外地遊客雖然覺得吃東西有點不便,不過也願意入境隨俗。

攤商巫先生說:「跟我朋友是想說,這段時間有空來嘗試做一下這個生意看看,這算是我們第二天,就是也算剛開始,目前起頭算是還不錯。」

外地遊客蕭先生說:「這個時候可能比較難找葷食,要不然就要入境隨俗這樣。」

埔里鎮的祈安清醮法會,最早可追溯從1900年開始,每12年舉辦一次,並於法會舉辦後第3年,再辦三獻清醮祭典才算圓滿,祭典期間不但全鎮茹素5天,家戶還會繳交「丁口錢」,發展出獨特的建醮文化。

埔里鎮恒吉宮總幹事洪景明指出,「我們埔里人非常踴躍,交丁口錢在庚子年,百分之八十幾,這回因為過3年而已,三獻建醮他的丁口錢這回較少,大約有69%多。」

文史工作者潘樵表示,「那這123年當中,他從來都沒有中斷過,全埔里鎮的鎮民幾乎是總動員,所以因此才能得到評審委員的青睞,列為無形文化資產。」

祈安清醮法會在2021年,被南投縣文化局登錄為縣級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文史工作者認為,無論就悠久歷史、參與人數以及茹素等特殊習俗,都能呈現埔里限定的特色。三獻清醮祭典預計17日與18日會進行放水燈與普度,活動也將會來到最高潮。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灣最大水難祭儀 口湖牽水狀景象壯觀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今起八天儀式活動
曾是巨峰葡萄重鎮 埔里今栽種減剩兩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