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再增10處科技執法設備7月1日啟用 建置地點與取締項目一次看

【民眾網編輯方笙楠基隆報導】為打造基隆成為行人友善、溫暖有愛的城市,基隆市警察局除推動「行人友善」專案,加強宣導與執法工作外,近年來積極爭取中央補助建置科技執法設備,並以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違規為主,112年再經行政院核定特別統籌分配稅款協助基隆市分2年(112、113年)建置12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目前已建置完成10處(仁愛區3處、安樂區2處、信義、中正、暖暖、七堵、中山區各1處)並辦理公告程序,自即日起至113年6月30日止為宣導期,預計7月1日正式啟用執法。

根據警察局統計,基隆市112年行人交通事故死傷人數計395人,較111年511人減少116人(-22.7%);以每10萬人比例計算,112年每10萬人行人死傷人數為109.04人,較111年141.35人減少32.31人(-22.86%),顯示推動行人友善工作以及運用科技執法設備改善交通違規,在事故防制方面已有顯著成效。

基隆市交通警察隊表示,新建置10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地點,是根據基隆市30大多事故路口統計數據進行規劃,經評估事故與違規態樣、道路型態及交通流量後,擇定適當之路口建置,主要針對車輛不停讓行人、不依標誌標線或號誌指示行駛、闖紅燈等重大違規進行取締。

交通警察隊進一步說明,建置科技執法設備係以防制交通事故為主、取締交通違規為輔,因此警方在審查舉證影像時,將本於「從嚴審查,從寬認定」之原則,透過複核機制,確保執法品質並兼顧民眾權益,呼籲駕駛人行經路口務必遵守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及停讓行人等規定,以確保自己與他人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