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長庚創建血液惡性疾病治療新福祉

過去因為大基隆地區缺乏骨髓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硬體設備及技術,罹患血液惡性疾病的病患及照顧者,必須跨區至其他醫療院所才得以接受治療,在心理、經濟、交通及時間上的成本負擔增加。基隆長庚醫院一年多前分階段整建病房,設置「骨髓移植隔離病房」及「周邊血幹細胞實驗室」,軟硬體設施於日前經基隆市衛生局核准通過,讓大基隆地區病患也能就近接受治療。

基隆長庚醫院賴旗俊院長表示,基隆地區惡性淋巴瘤或多發性骨隨瘤發生人數平均約每年四十人,但過去東北角各醫院均未設有專屬移植病房及相關實驗室。由於基隆長庚醫院是東北角最主要的後送醫院,為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於二○二二年起在情人湖院區由檢驗醫學科籌畫周邊血幹細胞移植實驗室,二○二三年建置完成。

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黃彥閔主任指出,血液惡性疾病泛指源自造血系統細胞變異而形成的惡性腫瘤,包含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治療方式因其疾病類型、嚴重程度和個人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一般主要採取幾種方式:化學及標靶藥物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放射線治療、手術、支持性療法等。

以多發性骨髓瘤為例,原來第三期病患存活期僅約3年,若能加上有效造血幹細胞移植,則存活期可以延長到六年。因此骨髓移植病房及幹細胞實驗室的建置,也為大基隆地區的再生醫療領域墊下發展的基石。

基隆長庚醫院檢驗醫學科王碧娥副主任表示,周邊血幹細胞實驗室購入血液細胞分離機、生物安全操作台、微電腦可程式冷凍降溫儀及MVE液態氮儲存槽等相關儀器設備,人員亦完成訓練並累積豐富的操作經驗。二○二三年六月開始收集第一例幹細胞,至二○二四年三月共收集了十一個案例。

黃彥閔主任解釋,自體周邊血為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一種來源,其捐贈者為病人本身,將自己健康的幹細胞先收集並儲存,當需要時,可用於重建病人因先前疾病或治療所致的骨髓破壞,回輸造血幹細胞至體內後,恢復其骨髓造血功能。由於幹細胞來自患者自身所捐贈,沒有排斥現象,然而這種移植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包括感染、出血、對抗凍劑或藥物敏感等併發症,因此移植過程需要受到專業的醫療團隊的監測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