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美式民主自助餐

由美國主導的民主峰會刻正舉行第三屆會議。儘管該峰會宗旨闡明是為了提倡全球普遍性的民主,然而眾所皆知此舉是美國自拜登上台後,一改川普時期單邊主義,造成美國國際形象嚴重低落的錯誤,改而以多邊主義手段以「打群架」的方式對付中、俄為首的國家。

究其本質,美國不脫是將民主當成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招牌,終極目的則是為了削弱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強敵,好讓美國全球霸權地位得以維繫不墜。

民主峰會舉辦三屆以來,一向聲稱為民主而辦,然而其會議議題的框架與邀請對象等細節,完全是由美國單方面主導安排,相關國家只有被動接受的地位,亦即是由美國說了算、量身訂製的民主標準。

至為詭異的是,此次會議似乎將議題著重在對民主的數位威脅,以及科技如何促進民主的概念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更帶頭聲稱獨裁和專制政權利用科技破壞民主和人權,因此需要確保科技維持和支持民主價值和規範。

而代表台灣出席的數位發展部長唐鳳,竟然是用「議題專家的私人身份與會」而非正式官銜,令人質疑難道美國是在「打假球」,嘴巴說要對抗,骨子裡卻對其口中聲稱的獨裁和專制政權低頭?

唐鳳舉年初大選為例,意有所指地表示受威權主義者指使的惡勢力不擇手段,企圖摧毀台灣的資訊環境,意圖干預選舉結果。然而唐鳳也要捫心自問,此意圖是否有辦法改變選舉結果;進而,更要質疑布林肯說專制政權利用科技破壞民主和人權的說法,維基解密曾打臉美國中情局曾在法國總統選舉期間,利用科技工具持續監控主要政黨及其候選人,難道這不是唐鳳與民進黨政府口中不折不扣的「介選」?難道只有法國會被美國利用科技破壞民主選舉活動?台灣與眾多受邀參與國家地區配合美國玩民主雙標,豈不成了一丘之貉?

而唐鳳所說為了防止假新聞氾濫,因而建立的爭議訊息分析和評估的AI即時澄清系統協助下,表面上是讓民眾可對內容的真實性做出判斷,但這種監測工具的過濾標準,是否又會淪為真相由政府說了算的機制?就像金門撞船事件中消失的錄影檔案一樣,永遠隨著執政者的需求而存在或消失,而不是配合真相而生。

已經開了三屆的民主峰會既沒有對在全球推動「有意義的民主」,進一步消除各國國內實際的不平等帶來的治理亂象,反而是美國帶頭搞起「一家之言的民主」,讓一場理應神聖的民主對話,卻越開越有著大型公共關係表演的空虛感,淪成台式政治大拜拜,更像極了「信美國得民主」的宗教崇拜儀式。

一場神聖的民主峰會反倒像是全球公審大會,要求扈從小國記名式聯名站隊,決定誰才是「威權政權」,早已「走鐘」淪為與會者各取所需的「民主自助餐」——愛點什麼就點什麼,沒有民主的參考價值了。(作者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