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岩石」衝擊生態 巴西綠蠵龜保育區隱憂

岩石中夾雜塑膠網,有的則和綠色塑膠物質完美融合。巴西東部外海的特林達迪島是地質特殊的火山島,長期吸引科學家前來研究,現在卻發現夾雜塑膠殘骸的岩石,當地生態環境拉警報。

巴拉那聯邦大學地質學博士生桑德斯指出,「我們確認污染主要來自漁網,是特林達迪島海灘很常見的殘骸,網子被海潮拖上岸並堆積在沙灘上,當溫度升高塑膠就熔化,最後和沙灘上的天然物質結合。」

這幾年科學界對「人類世」的概念多有討論,指的是人類活動足以創造一個新的地質時代,也是人類剝削地球資源在地質紀錄上永久不滅的證據。

巴西研究人員就藉由化學分析試驗,找出這些交錯在膠礫岩中的塑膠物質類別,他們認為塑膠岩石的出現,就是人類活動已經影響地質循環的證據。不過特林達迪島唯一的人類居民,就只有巴西海軍,他們在島上建立基地,保護築巢的綠蠵龜。

桑德斯表示,「這些塑膠是在巴西的永久保育區發現,靠近綠蠵龜產卵的地方,這裡有特殊的生態和特有的魚類、珊瑚礁、海鳥和保育類螃蟹。」

根據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巴西沿海及西南大西洋有90%幼年綠蠵龜誤食塑膠,最終可能造成死亡。特林達迪島是全球最重要的綠蠵龜保育區之一,每年有數千隻海龜前來產卵,如今當地生物要面對的卻不只是誤食塑膠這麼簡單,連地質都充滿塑膠物質,整個生態系統都面臨風險。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減少塑膠資源消耗 環署鼓勵使用再生塑膠
超市塑料包裝泛濫 民眾盼落實無塑
環保署調查:國內自來水、海水貝類含微型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