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FUN時光推11檔節目 臺中歌劇院變身遊樂場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盛夏枝葉繁茂,也是全齡共享表演藝術的季節。臺中國家歌劇院「夏日放/FUN時光」系列7月13至9月8日登場,規劃11檔精采節目,除了音樂劇、當代馬戲,還首次推出寶寶劇場,類型多元繽紛熱鬧,有的開賣即秒殺,近期宣布加場,多檔適合親子觀賞,可謂闔家同歡的藝術盛宴。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表示,大家都說看表演藝術有一點門檻,聽音樂太抽象、舞蹈看不懂,戲劇常牽連社會現象、國際關係、地緣政治等議題,若沒有預做功課,可能較難進入狀況。歌劇院每年暑假推出「夏日放/FUN時光」,「今年夏天的歌劇院就是一座遊樂場」,從色彩繽紛的海報就不難看出,這是適合全家共享的時光。

邱瑗指出,今年首度舉辦「寶寶劇場」,不想睡遊戲社《陽光隱身術》,專為18個月以下的嬰兒和照護者打造的共享時光,從零歲的小嬰兒,甚至還在媽媽的肚子裡的胎兒都歡迎,讓寶寶用聽覺及其他感官,自在地在劇場裡探索,接觸表演藝術的世界。

再者,懞懂期的孩子開始怕黑,丹麥倒影劇團《夜燈》希望他們不再害怕夜晚,以極簡的語言、光影的變化,生動有趣的肢體表演,讓孩子增加對黑暗的想像力,去除掉心理的恐懼,半夜醒來不再慌張。

此外,風神寶寶兒童劇團的《噶瑪蘭公主與烏龜將軍》、頑劇場《HEY! YOU—阿羅與他的大提琴》都是為小朋友量身訂做。風神寶寶是明華園的子團,以源自宜蘭的歌仔戲曲調為基底,結合流行音樂的風格,訴說演繹一段蘭陽平原與龜山島之間遙遙相望,不被允諾的的愛情故事;頑劇場帶大家認識樂器聲音,以輕鬆方式解構大提琴,可以發出人聲、可以對話,讓大家知道古典音樂也可以很輕盈。

邱瑗提到,無論是一條手帕、一個杯子,孩子們都能擬人化;藝術家也總試圖顛覆、翻轉我們熟知的一切。比利時的焦點劇團(Focus Company)和夏綠瓦蒂劇團(Chaliwaté Company)合創的《最後一個星期日》,隨處可見的水桶變成了極地探險車,遠看是一座冰山,漂過來成了北極熊,用黑色幽默的方式,重新看待上帝造萬物後休息的星期日,因為自然界的反撲可是沒在選日子。

邱瑗表示,每個大人都有顆童心,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的《馬戲派對》,以電影《大娛樂家》作為發想,帶我們回到記憶中那個有空中飛人、小丑雜耍的歡樂大帳篷裡;翃舞製作《彼得潘》從原著《小白鳥》出發,全世界都認識的小飛俠,可是這次沒有了溫蒂、虎克船長,只有那個不想長大的男孩;但有沒有可能,他心裡其實已經長大了,帶我們以赤子之心重新看這個世界。

歌劇院的建築師曾在凸凸廳展出《伊東豊雄的劇場夢》,以360度的環景投影分享他對建築及劇場的哲思。歌劇院駐館藝術家葉廷皓《幻象的殘響》,將結合沉浸式投影與多聲道喇叭配置,帶觀眾進入一場充滿色彩的奇幻旅程,凸凸廳的特殊曲面將成為光與聲音穿梭流動的遊樂場,每一場演出都會隨著觀眾反應,即時調整互動變化。

每年夏天的重頭戲「音樂劇在臺中」單元,除了從倫敦西區到紐約百老匯都得獎無數的《Once, 愛是唯一》,還有歌劇院孵育3年以《漢密爾頓》為標竿的臺語饒舌音樂劇《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外加每回巡演票房都秒殺的躍演劇團《勸世三姊妹》,歡迎音樂劇迷們一起來看門道、看熱鬧。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馬戲派對》演出內容豐富精采, 適合闔家觀賞。(FOCA提供)

不想睡遊戲社《陽光隱身術》透過三原色讓寶寶在劇場感受奇幻旅程。(不想睡遊戲社提供)

丹麥倒影劇團《夜燈》,讓孩子不再害怕夜晚。(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焦點劇團╳夏綠瓦蒂劇團《最後一個星期日》的人偶對戲。(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頑劇場《HEY! YOU—阿羅與他的大提琴》以創意帶大小朋友感受學習音樂的趣味。(頑劇場提供)

音樂劇《Once, 愛是唯一》男主角亞瑟.達維爾與女主角伊內絲。(愛樂愛城文化傳媒提供)

嚎哮排演《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以幽默風趣又感人的鋪陳,挑戰臺語饒舌音樂劇。(嚎哮排演提供)

躍演劇團《勸世三姊妹》,融合臺灣傳統牽亡文化。(躍演劇團提供)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噶瑪蘭公主與烏龜將軍》以宜蘭當地傳說改編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提供)

翃舞製作《彼得潘》帶我們以赤子之心重新看這個世界。

歌劇院駐館藝術家葉廷皓《幻象的殘響》將凸凸廳化作魔法空間 。(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