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捨不得陸車市這塊肥肉 競相尋求與當地軟體科技業者合作

-

【蘇彬貴╱先探2301期】

據中國的汽車協會機構CPCA(the 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指出,今年三月全中國汽車的總銷售數量,累計為一六八.七萬輛,較前一年同期增長了六%;然如果與前一個月比較的話,其增長的幅度更高達了五三%左右。

不過,如果包括了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lug-in hybrid car)等在內的所謂的「新能源車」(new-energy vehicle),今年三月全中國的銷售量則為七○.九萬輛,較前一年同期還是有達二九.五%的兩位數增長幅度。儘管中國整個車市的需求今非昔比,然其新能源車市場,還是全世界規模最大及增速最快的地方。

需求觸底反彈

中國車市的需求,看起來似乎觸底反彈了。而CPCA對於接下來中國車市需求的態勢,因此抱持著樂觀的態度;一方面因為是四月有多家車商陸續推出了新車種,將可以激勵買氣;另一方面,面對著當前當地所面臨的消費者信心危機,北京政府也會祭出購買大型商品(big-ticket items)的鼓勵措施。

相對而言,由於業界競相祭出的削價措施(原本為了刺激買氣),戰火一波波難以止息的緣故,反而引起了消費者的觀望;加上農曆年長假的關係,全中國的汽車總銷售數量,才會由一月份超過二○○萬輛的關卡,一下子大幅掉落至僅一○○萬餘輛的水平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車市正經歷遽變:去年中國本土的汽車廠商,在當地市場累計的汽車銷售數量,已經有史以來首度超越來自海外的車商;相信這種本土車商崛起的趨勢與發展,今年只會持續下去。正因為如此,市場的競爭愈趨白熱化,是可以預期的;而如此的演變,對於外國車商自然是個極大的挑戰。

為了更融入當地的市場,外國車商紛紛地與中國當地的軟體科技業者合作,好在其所製造的汽車裡,加添各式各樣的電子軟體系統配備,來迎合當地消費大眾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