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改善靜脈曲張 秀出美腿

林伯翰醫師說,靜脈曲張較為嚴重者,會建議採取手術治療。(記者湯朝村翻攝)
林伯翰醫師說,靜脈曲張較為嚴重者,會建議採取手術治療。(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從事教學工作屆25年的廖小姐,發現小腿至腳踝處出現紅腫及傷口,有明顯的靜脈曲張及小腿浮腫,醫師評估並非單純皮膚問題;經醫師以超音波詳細檢查,確診廖小姐小腿上的傷口,應是靜脈功能不全,熱水刺激造成靜脈潰瘍,醫師經由雷射熱消融治療,並進行傷口照護,3天後癒合情形良好,且因手術改善靜脈曲張青筋畢露的小腿外觀,可以自信的穿上短褲及裙子。

嘉榮心臟外科林伯翰醫師指出,若腿部靜脈或閥門受損,瓣膜無法正常工作,血液在腿部靜脈中淤積,導致靜脈壓力升高,就會造成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VI),靜脈血管隆起浮於皮膚表面,就是靜脈曲張(俗稱「浮腳筋」),不僅使腿部美觀大受影響,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導致嚴重併發症,因此民眾若因靜脈功能不全,腿部已有血管隆起,感到小腿及腳踝水腫、腫脹,腿部出現燒灼感、針刺感,或小腿於夜間經常抽筋、腿部皮膚轉成紅棕色,皮膚呈脫屑狀、發癢等,必須提高警覺。

林醫師說,當靜脈曲張病情輕微,通常建議採取穿彈性襪的「加壓療法」,進靜脈回流,但如果靜脈曲張較為嚴重,會建議採取手術治療,幫助靜脈血液流動,若有潰瘍也能促進癒合並降低復發機會,同時改善皮膚外觀及疼痛腫脹的不適感。

林醫師提醒,想要避免靜脈曲張惡化或發生,就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如果需要久站久坐,可定時扭扭腳踝關節、上下墊墊腳底板,夜間將雙腿抬高微超過心臟高度,幫助腿部血液回流。

平時也避免穿著緊身束腹、避免蹺腳動作,並避開熱水浴及按摩浴缸泡腳,因熱脹冷縮血管擴張易使靜脈曲張加劇。

此外,日常也要保持少油鹽飲食,避免體液滯留或形成便祕,才能保持靜脈血管的彈性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