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手機,公共電話沒用了?英國決定保留5千個紅色電話亭,作為危難時刻的「生命線」

英國通訊管理局9日宣布保留5000座象徵「英倫精神」的紅色電話亭,希望確保意外事故受害者,以及有自殺傾向者,在行動網路覆蓋率較低,或容易發生事故的地區,仍能使用公共電話向外求援。

英國通訊管理局 (Ofcom)接發部門主管查達(Selina Chadha) 向《衛報》表示,儘管有些電話亭使用率偏低,但是只要能即時地幫助到一位苦惱的孩子、一位意外事故的受害者、或者某個打算自殺的人。那麼這些電話亭,就是他們在危急時刻的「生命線」。

每年15萬通緊急電話、7萬通生命熱線

Ofcom統計,英國目前總計有近2萬1千座電話亭。光在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間,就有高達500萬通電話透過電話亭撥出, 其中有近15萬通撥打緊急電話,2.5萬通撥給專為19歲以下兒童與青少年提供諮詢的Childline熱線,4.5萬通撥至自殺防治機構撒瑪利亞會(Samaritans)。

根據Ofcom正在研擬的規定指出,電話亭只要符合以下四個標準之一,則不得拆除:不在國內主要行動網路服務範圍;位在容易發生事故與自殺事件的地區;過去12個月裡,該電話亭撥出超過 52 通電話;該地具有設置公共電話的特殊必要性。

查達向《衛報》表示:「我們這麼做,是希望在農村等低行動網路覆蓋區的民眾仍可以撥通電話,未來我們也計畫推出有免費Wi-Fi和充電功能的新型電話亭。」

英國通訊管理局 (Ofcom)11月8日宣布研擬新法保護 5000 座紅色電話亭。(AP)
英國通訊管理局 (Ofcom)11月8日宣布研擬新法保護 5000 座紅色電話亭。(AP)

英國通訊管理局 (Ofcom)11月8日宣布研擬新法保護 5000 座紅色電話亭。(AP)

手機普及後,電話亭乏人問津

隨著英國電信業私有化和行動電話的興起,英國成人的手機普及率升至96%,投幣使用的公共電話的通話量更從2002年的8億分鐘降至2020年的700萬分鐘。面對產業的快速變化,全英最大電信業者英國電信集團(BT)不得不將公共電話陸續淘汰,包含具有英國文化象徵意義的紅色電話亭。

英國紅色電話亭最早出現於1920年代,2015年更被評為史上最偉大的英國設計之一,超越英國米字旗以及倫敦雙層巴士,成為人人心目中的經典「英倫標誌」,影響力更擴及馬爾他、百慕達群島、直布羅陀等前英國殖民地。

英國電信集團 2008 年起發起「認養電話亭計劃」,開放在地社區與慈善機構,以1英鎊(約 元新台幣)認養電話亭。(翻攝自BT官網)
英國電信集團 2008 年起發起「認養電話亭計劃」,開放在地社區與慈善機構,以1英鎊(約 元新台幣)認養電話亭。(翻攝自BT官網)

英國電信集團 2008 年起發起「認養電話亭計劃」,開放在地社區與慈善機構,以1英鎊(約38元新台幣)認養電話亭。(翻攝自BT官網)

為「時代眼淚」賦予全新意義

面對富含文化意義但實用性不高的電話亭,BT除了拆除部分使用度低的電話亭之外,更在2008年起發起「認養電話亭計劃」(Adopt a Kiosk Scheme)」,開放在地社區與慈善機構,以1英鎊(約38元新台幣)認養電話亭,並在保留裝置原有外觀的前提下,改作其他用途。據《衛報》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已有超過 6500 座電話亭,透過「認養機制」成功轉型為迷你圖書館、社區藝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放置站等另類空間。

在Ofcom宣達禁拆令後,BT強調將認真履行官方要求。在拆除任何電話亭之前,會嚴格遵守Ofcom所制定的指導方針,並在適當情況下徵求地方行政機關同意。同時,期待能與監管機關Ofcom進行建設性合作,滿足更多大眾需求。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電話亭都尿騷味,英國人憤怒喊拆!直到結合了「這些」超強創意,民眾都搶著擠電話亭…
相關報導》 人手一支手機,誰還會去電話亭打電話?英國這樣改造老舊電話亭,令人驚喜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