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辭世】奈思比曾洞察中國經濟 他的「八根支柱」與我的「十項特色」

作者附註:近日驚悉趨勢大師奈思比於4月8日在奧地利去世,享年92歲。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曾多次邀請他們夫婦來台訪問。此文寫在10年前,先表達懷念之意。

2007年「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與大趨勢家奈思比對談。遠見資料照片
2007年「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與大趨勢家奈思比對談。遠見資料照片

2007年「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與大趨勢家奈思比對談。遠見資料照片

(一)胡錦濤的自省

2009年11月美國總統訪問中國四天;中國經濟首先在全球衰退中獲得了8%的成長率;《富比士》雜誌公布的權力榜上歐巴馬第一、胡錦濤第二。這正印證在國際會議中,最關鍵的是所謂「G2」:美國與中國的態度及互動。

《中國大趨勢》的作者有這樣的描述:「不管在哪裡,人們關注的焦點不再是美國,而是中國,毫無疑問的是:中國已經昂首登上世界大舞台。」

在同年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APEC會議中,胡錦濤的演講不是充滿了自負,而是充滿了自省:「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無論規模還是複雜性都世所罕見,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瞭解這個新興經濟體,奈思比的新著提供了第一手的觀察與預測。

就在1990年代台灣還有中國「崩潰論」與中國「崛起論」的大辯論。李登輝、章家敦(華裔律師)、梭魯(美國學者)等是悲觀論者;李光耀、大前研一、海克曼(諾貝爾獎得主)等是樂觀論者。務實的台商不管他們的辯論,早就千辛萬苦地在30年前就在大陸投資布局,才有後來的康師傅與旺旺。

奈思比擅長從複雜的資料堆中,找出重要的線索,歸納成為八個支柱,如思想解放、垂直式的民主、融入世界、爭取諾貝爾獎的創新之路。奈思比用中國素材,美國腦袋,描繪出這個新社會是充滿了追趕、開放、融合的元素。我曾經告訴受邀訪台的奈思比:如果八根支柱上再加一個世界和平、社會和諧、自然共存的屋頂,這會是一個更吸引的架構。

(二)十項運作的特色

我要進一步對70年來,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成長,指出十項運作的特質:

(1)國力弱時發展硬實力,國力強時發展軟實力。

(2)國際地位低時重面子,國際地位高時重裡子。

(3)權力分享可以等,開放改革不能等。

(4)民主可以等,穩定不能等。

(5)法治可以等,親民不能等。

(6)清廉可以等,效率不能等。

(7)公平可以等,改善不能等。

(8)「人民最大」可以等,「領導最大」不能等。

(9)「摸著石頭過河」,接著是「與時俱進」。

(10)「先讓一些人富起來」,接著是「和諧社會」。

依我的觀察,這就是中國推動經改的優先次序。西方發展中認為「先決條件」的民主、法治、清廉、公平,在中國社會中是屬於次要的。

在西方人眼中被忽視的普世價值,在大陸是以另一種價值來「彌補」:如以穩定來補民主、效率補清廉、改善補公平。

中國已擁有世界二強的地位,但是社會內部還有眾多「不穩定、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問題時(溫家寶語),這個挑戰是無比地沉重。因此,兩岸的和平與合作,兩岸的發展與整合,實在是北京與台北最好的選擇。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